省人大代表龚艳红:将打通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纳入依法治省范畴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

社会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省人大代表、广东省高州市第一中学体育教师龚艳红认为,打通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是以法治化手段打造中国特色纠纷解决模式的关键所在。

如何实现“一回办好、一次化解”的背后,是平台的集成、功能的集中、资源的优化、网络的融合,需要不断拓宽司法为民的广度和深度,给基层群众提供实实在在的专业司法服务。龚艳红指出,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如何着眼疫情防控要求,需要联动各司法机关、基层单位、社会第三方力量,主动作为、创新实践,为人民群众提供线上线下分层次、多途径、高效率、低成本的纠纷解决方案,让更多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调处在诉前。

龚艳红说,以她所在的茂名高州为例,从2019年起,结合地处粤西山区、交通不便的实际,由市委牵头,在所有镇街和重点行业设立了40个司法惠民服务中心及400余个村级司法惠民服务点,发挥法治宣传“治未病”、诉前调解“看门诊”、诉讼服务“找专科”、以案释法“重警示”等功能,打通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在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方面探出了一条新路。

这几年,龚艳红参与过多次诉前调解,深入了解司法惠民服务中心为实现纠纷高效化解而推动的繁简分流、诉前调处、案件速裁、司法确认等各项工作。去年,又现场参与了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在高州法院开展的“一站解纷争”直播活动,让她更直观地感受到了这种创新模式给群众带来的便捷体验。

据龚艳红了解到,去年广东法院还在全省未设人民法庭的乡镇建立100余个网上巡回法庭,高州就建成了23个,此举有力解决偏远地区群众打官司难、纠纷化解周期长、诉前调解不便等问题,是惠民便民利民的好做法。

关于以法治化手段推动基层治理和诉源解纷工作,龚艳红有三点建议:

一是建议参照高州打造司法惠民服务中心这一模式,将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建设纳入全面依法治省重要内容,依托基层司法联动解纷和网上巡回法庭,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二是开发更简单便捷的智慧诉讼服务产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简化在线诉讼服务流程,让基层尤其是偏远地区群众看得懂、学得快、用得好;

三是在民法典宣传中聚焦更具体的问题,结合“以案释法”针对性答疑解惑,推动人民群众知法、懂法、守法。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章程 通讯员:林晔晗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龙成柳

关键词: 人大代表 范畴 司法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相关文章

你可能会喜欢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