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7月12日,主题为“低碳转型绿色发展--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2021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在贵州省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开幕。论坛聚集中外政要、专家学者、知名企业负责人等500余位嘉宾围绕主题展开深入全面的交流,主题凝聚了国内外和国际社会对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所关注的重点和焦点问题,展现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行动”,发出了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中国声音”,提供了“中国方案”。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已经成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世界了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据了解,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是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论坛,自2009年创办以来,已举办了10届。本次论坛围绕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贵州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等六大板块展开探讨,陆续提出了《全球可持续能源竞争力报告》《可持续发展框架下的全球生态系统治理报告》《构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的建议报告》《跨国公司在中国经济转型中的新机遇》等百余份研究报告,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改革建言献策。

近年来,贵州以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为引领,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磷化工企业“以渣定产”实现年度产消平衡,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稳步降低,生态利用型、循环高效型、低碳清洁型、环境治理型“四型”绿色经济占比达到42%。截至目前,贵州已构建“东油西薯、南药北茶、中部蔬菜、面上干果牛羊”山地农业格局,帮助数十万贫困群众“换穷业”。

贵州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者,也是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受益者。十八大以来,贵州建立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坚持守好发展和生态的两条底线,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指导发展,把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如今的贵州,到处都是“江从白鹭飞边转,云在青山缺处生”的美丽景象,一幅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画卷,正在多彩贵州大地上徐徐铺展开来。

“十三五”期间,贵州累计完成营造林面积2988万亩、森林覆盖率从2015年的50%提高到2020年的61%,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88%,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43.23%,森林蓄积量达到5.7亿立方米,2020年全省林业总产值达3378亿元。贵州绿色体制机制的政策效应不断叠加释放,生态效益、绿色经济持续井喷,为全国带来了鲜明的贵州经验。

本次论坛将进一步搭建生态文明国际合作重要平台,更全面地展示贵州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下一步,贵州将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把优良生态文明传统与现代生态理念贯通起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坚决践行绿色使命,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加快壮大绿色经济,以生态文明引领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推进生态高效能治理,持续完善绿色制度,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持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将广泛生态共识转化为积极生态行动,共创绿色低碳美好生活。 (梁洪鸣 车宗怿 朱 琳)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相关文章

你可能会喜欢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