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时如是说。而在近期新华社受权发布的《关于202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也再次强调这一表述。
《报告》指出,2021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一方面,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兼顾稳增长和防风险需要,合理安排赤字、债务、支出规模,不急转弯,把握好时度效。另一方面,政策操作上更加精准有效,以更大力度调整优化支出结构,进一步完善政策实施机制,切实提升政策效能和资金效益。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财政支出总规模较2020年有所增加。《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5588.03亿元,完成预算的99.1%,增长2.8%。而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超过25万亿元,增长1.8%。同时,记者梳理了2000年以来的数据发现,2020年财政支出创下新高。在此背景下,今年财政支出安排进一步加大的原因有哪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理论上来说,财政支出规模随着经济体发展成熟不断增加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工业化、数字化的社会生产变革增加了对政府活动的需求,人们的高质量生活和社会的高质量生产也会对基础设施、环境保护、通讯保障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促使政府财政支出的增加。
“从现实上来说,2020年在面临疫情影响后,社会生产秩序在短期内得到恢复,经济增长势头较为良好,这是财政支出增加的重要支撑。”盘和林认为,2021年财政方针将会进一步加大对民生、市场主体方面的重视,以及还有一系列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的国家重大战略,再加上适逢“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有大量的方针、工作需要完成,因而这也要求一个更大的财政支出规模。当然,抗疫特别国债的取消也增强了财政的持续性,给财政支出规模的扩大创造了更大的空间。
《报告》亦指出,财政支出总规模比去年增加,重点仍是加大对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的支持力度,着力保障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资金需求,促进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同时,《报告》提出,2021年主要支出政策包括几个方面:一是,推动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二是,支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三是,支持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四是,支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五是,支持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六是,加强基本民生保障;七是,支持国防、外交和政法工作。
在盘和林看来,今年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首当其冲是民生领域,当前我国高度重视解决民生问题。其次,在产业升级方面,日前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推动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化发展”“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等,因此财政支出也需要在这个方面提供支持。第三,是国家战略新兴产业。近几年一些卡脖子技术阻碍了我国的社会生产,所以,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2021年的重要任务之一,财政支出也会有所侧重。第四,国防方面《纲要》也作出了重点规划。
(记者 刘琪)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市政协委员建议推动出台《重庆市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高质量集聚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22-01-15
- 喷洒消毒剂2.9吨!鹤壁鹤山区对城区公共场所集中消杀2022-01-15
- 大庆两会看检察 | 漫看大庆检察“高光”时刻(一)2022-01-15
- @所有焦作人 坐火车不用再带身份证了2022-01-15
- 从警前VS从警后,一同追忆那段“芳华”!2022-01-15
- 速看!福州这个路段出行有变2022-01-15
- 【长三角日报】绍兴原市委书记马卫光,任杭州市政协党组书记2022-01-15
- 西安市新城区发布关于在外人员返乡有关事项的通告2022-01-15
- 大幅提速!长春中院首次适用二审民事案件独任制审判2022-01-15
- 天津津南检察:“既要抓好防疫,也要办好案件”2022-01-15
- 豫警文苑丨黑夜卡口,藏着最深的爱和最亮的光2022-01-15
- 全省法院实现诉讼费缴退费“线上办” 传统线下缴退费功能为何仍保留?2022-01-15
- 受疫情影响西安部分区县蔬菜滞销,亟需各方助力解决2022-01-15
- 恩施州6个重大交通运输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32亿元2022-01-15
- 【15号用】3岗招聘若干人!45岁以下可报!五险一金+包食宿!2022-01-15
- 国际科技合作助推湖南优势领域提升国际竞争力2022-01-15
- 延安城区新增车位3100个 有效破解停车难2022-01-15
- 鸿星尔克入选2021年“诚信之星”!2022-01-15
- 菏泽农商行新兴支行开展包片行政村信贷产品推介活动2022-01-15
- 巩义市:党员“双报到”进社区 为民服务“不打烊”2022-01-15
- 广东珠海1月15日新报告1例本土确诊病例2022-01-15
- 大降价!阜阳即将启动2022-01-15
- 北京专报丨国家卫健委:天津疫情仍在持续发展,西安疫情进入收尾阶段2022-01-15
- 陕西对符合解除隔离条件人员 落实后续7天居家健康监测措施2022-01-15
- 信阳消防联合多部门 开展应急实战演练2022-01-15
- 城西区:“红色存折”让社区志愿服务更有温度2022-01-15
- 乘动车忘带身份证 可开电子证明2022-01-15
- 陕西组建2400人的省级医疗团队 支援本土确诊病例救治工作2022-01-15
- “德尔塔”与“奥密克戎”,救治有何不同?2022-01-15
- 手拉手共成长 长沙清水塘北辰小学孩子“牵手”湘西娃202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