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双循环新格局是我国发展的热点话题

在昨天举办的第七届中国产业经济研究学术年会上,多位经济学家就“十四五”时期中国产业经济发展之路各抒己见、展开探讨。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史丹围绕“工业如何支撑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发表了主题演讲。史丹认为,“十四五”新发展阶段如何保持工业占比的稳定,第一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第二是走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路径,打通创新链,强化产业链,稳定供应链,提升价值链。

数字经济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爆发的形势下走出了逆势增长态势,由此也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北大经济学院副院长张辉表示,尽管目前对数字经济尚未有明确定义,但作为一种新业态,它主要体现在渗透效应、替代效应,以及产业的关联效应上。“数字经济本体规模不大,但是对各行各业都有渗透。”

疫情之后,双循环新格局也一直是经济学家探讨的热点话题。对此,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于泽表示,未来要实现双循环格局,维持我国制造业产业占比基本稳定,并优化产业结构,更多的是要进行市场化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激发价格信号的作用。比如,通过要素市场改革,调整企业的生产成本;通过科技创新,改变产业进步的速度。

(记者 赵语涵)

关键词: 双循环 循环 经济学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相关文章

你可能会喜欢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