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对全球航空业造成严重冲击,各大航空公司积极寻求政府援助的同时采取措施开源节流,努力实现复航。国际航空运输协会预计,全球航空客运需求到2024年才能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进入10月份以来,随着一些国家疫情形势企稳和管控措施逐渐放松,越来越多的航空公司逐步恢复或增加国内和国际航班。全球航空业显露出缓慢复苏迹象。
越来越多航班开始恢复运营
10月8日,德国汉莎航空公司一架客机降落在南非开普敦国际机场,机场以“过水门”的礼仪欢迎该航班的到来。这是汉莎航空公司因疫情停飞从法兰克福到开普敦直飞航线后恢复的首个航班。自从南非10月1日起重新开放边境并恢复国际旅行以来,英国航空、荷兰航空、瑞士航空、阿联酋航空、埃塞俄比亚航空等国际航空公司航班相继重返南非各大机场。
英国航空公司10月1日恢复从英国到欧洲多个国家的航班,其中包括比利时、爱尔兰、德国、意大利等,计划在本月底之前重新开通到更多欧洲大陆国家的航线,如卢森堡、瑞士、马耳他、奥地利和克罗地亚等。该航空公司还计划增开从英国到巴基斯坦、马尔代夫和巴巴多斯的国际航线。
汉莎航空集团旗下奥地利航空自10月2日起,恢复维也纳至上海航班,自此该集团旗下德国汉莎航空公司、瑞士国际航空公司以及奥地利航空全面恢复中欧航线。
美国联合航空公司日前宣布,计划在11月增加一些国内航线,并恢复近30条国际航线,其中包括从美国飞往加勒比地区、墨西哥和中美洲的一些国际航班。该公司11月的航班数量将达到去年同期的44%。
“随着越来越多的航班恢复运营,全球航空业正在逐步复苏。”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国际航协)理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亚历山大·德·朱尼亚克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航空业复苏步伐明显快于其他国家,这主要得益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旅游业迅速回暖。根据最新统计数据,在9月全球实际出港航班量榜单上,中国机场航班量位列全球首位,航班量恢复最快,同比恢复超九成。
航空公司开源节流努力脱困
为摆脱困境,全球各大航空公司正进一步采取措施开源节流,展开自救。
大规模裁员是很多航空公司削减运营成本的主要措施。根据国际航协面向全球300家航空公司的调查,45%的受访公司表示已采取裁员措施,55%的公司预计未来一年将进行裁员。有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全球航空公司累计裁员数量已突破35万人,超过80%的裁员发生在欧洲和北美。到2020年底,全球航空公司预计裁员人数将近50万。
“疫情防控以来,全球航空公司得到1600亿美元政府财政支持,这是许多航空公司的生命线。”朱尼亚克表示,“如果政府没有及时伸出援手,今天会看到更多航空公司破产和更多员工失业。”
疫情极大限制了人员流动,但货物运输需求依然旺盛,航空业界正竭力通过发展货物运输求生存。很多航空公司将货物运输培育成新的利润增长点。美国联合航空公司8月宣布其货运航班班次已经增加至5000个,第二季度货运收入同比增长36%,达到4.02亿美元。因高科技产品零部件运输量的增长,韩国大韩航空和韩亚航空第二季度实现盈利。新加坡航空旗下的廉价航空公司酷航对一些客机进行改装,将空客A320客机的座椅拆除以增加运货空间。阿联酋航空的货机航线在4月仅覆盖50个城市,到了7月上旬扩大到100个城市。鉴于网上购物人数激增,一些分析师认为今后航空货物运输需求还将保持旺盛。
通过各种“副业”创收也成为航空公司努力脱困的非常举措。近期,不少航空餐做得较好的航空公司推出了“外卖”业务,承接机构、团体、企业的集体配餐。一些航空公司还加入了带货直播的行列。
据泰国《曼谷邮报》日前报道,泰国国际航空公司利用航空厨房的优势推出油条早餐,深受消费者好评,甚至有人从清晨5点开始在街头排队购买。报道称,油条业务每个月为公司带来约1000万泰铢(1美元约合31泰铢)的销售额,公司打算推出加盟店,让泰航与其伙伴都能从中获益。
航空业复苏之路将十分漫长
业界人士普遍认为,疫情对航空业的影响将持续相当长时间,全球航空客运量在短期内难以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此次疫情影响之深超乎想象,全球航空业复苏之路将十分漫长。”朱尼亚克说。
10月6日,国际航协首席经济学家布莱恩·皮尔斯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全球航空业现状。尽管全球航空公司在今年第二季度缩减开支超过50%,但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仍下降近80%。
国际航协预计,全球航空公司现金流状况要到2022年才能由负转正。鉴于现在大部分政府纾困项目已经或即将结束,国际航协呼吁各国政府继续提供援助,延长工资补贴政策、减免企业税负、避免增加各种费用等,帮助航空公司度过危机。有数据显示,全球1/3的飞机在进入度假季节的8月以后仍处于停飞状态。全球约40万名航空公司的员工被解雇、被迫休假,或被告知将失业。
“对多数航空公司而言,停飞时间已经超过半年。在这一非常时期,各国政府将需要尽可能继续采取财政和其他救援措施。这是对经济复苏的一项坚实投资。”朱尼亚克说。
英国牛津经济咨询公司最近发布报告称,各国在疫情中加强边境管控和隔离措施,民众减少旅游和出差,尤其是出国旅行需求骤减,这种状况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报告预测,国内航空旅行需求恢复至疫情前水平,需要等到2022年,国际航空旅行需求则最早要等到2024年。国际航协预计,全球航空客运需求到2024年才能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花旗银行资深航空业分析师斯蒂芬·特伦特对本报记者表示,全球航空业遭到疫情重创后经历了史无前例的“硬着陆”,眼下正期盼“重新起飞”,但复苏之路将是漫长且艰难的。疫情冲击将导致全球航空业重新洗牌,经营保守和效率低下的航空公司将被淘汰,而灵活思变和敢于突围的公司将获得新生。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市政协委员建议推动出台《重庆市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高质量集聚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22-01-15
- 喷洒消毒剂2.9吨!鹤壁鹤山区对城区公共场所集中消杀2022-01-15
- 大庆两会看检察 | 漫看大庆检察“高光”时刻(一)2022-01-15
- @所有焦作人 坐火车不用再带身份证了2022-01-15
- 从警前VS从警后,一同追忆那段“芳华”!2022-01-15
- 速看!福州这个路段出行有变2022-01-15
- 【长三角日报】绍兴原市委书记马卫光,任杭州市政协党组书记2022-01-15
- 西安市新城区发布关于在外人员返乡有关事项的通告2022-01-15
- 大幅提速!长春中院首次适用二审民事案件独任制审判2022-01-15
- 天津津南检察:“既要抓好防疫,也要办好案件”2022-01-15
- 豫警文苑丨黑夜卡口,藏着最深的爱和最亮的光2022-01-15
- 全省法院实现诉讼费缴退费“线上办” 传统线下缴退费功能为何仍保留?2022-01-15
- 受疫情影响西安部分区县蔬菜滞销,亟需各方助力解决2022-01-15
- 恩施州6个重大交通运输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32亿元2022-01-15
- 【15号用】3岗招聘若干人!45岁以下可报!五险一金+包食宿!2022-01-15
- 国际科技合作助推湖南优势领域提升国际竞争力2022-01-15
- 延安城区新增车位3100个 有效破解停车难2022-01-15
- 鸿星尔克入选2021年“诚信之星”!2022-01-15
- 菏泽农商行新兴支行开展包片行政村信贷产品推介活动2022-01-15
- 巩义市:党员“双报到”进社区 为民服务“不打烊”2022-01-15
- 广东珠海1月15日新报告1例本土确诊病例2022-01-15
- 大降价!阜阳即将启动2022-01-15
- 北京专报丨国家卫健委:天津疫情仍在持续发展,西安疫情进入收尾阶段2022-01-15
- 陕西对符合解除隔离条件人员 落实后续7天居家健康监测措施2022-01-15
- 信阳消防联合多部门 开展应急实战演练2022-01-15
- 城西区:“红色存折”让社区志愿服务更有温度2022-01-15
- 乘动车忘带身份证 可开电子证明2022-01-15
- 陕西组建2400人的省级医疗团队 支援本土确诊病例救治工作2022-01-15
- “德尔塔”与“奥密克戎”,救治有何不同?2022-01-15
- 手拉手共成长 长沙清水塘北辰小学孩子“牵手”湘西娃202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