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印象:开启水生态文明新格局

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系列报道之衢州篇

图为浙江衢州信安湖国家水利风景区

衢州地处浙江省西部、浙闽赣皖四省边际,地域面积8844平方公里,是钱塘江的发源之地,浙江大花园的核心景区。作为浙江的生态屏障、钱塘江源头地区,衢州以全国水生态文件创建试点为局,以“南孔圣地、衢州有礼”城市品牌,展开了一场城与水的对弈,这座由水而美、因水而名、依水而兴的城市探索实践出了具有衢州特色的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之路,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示“衢州印象”。

一、大棋局,开启水生态文明新格局

多年来,衢州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着力培育生态文化,不断发挥生态优势,积极发展生态经济,使生态成为了衢州最强的优势、最响的品牌,绿色成为了衢州最耀眼的色彩、最动人的音符。2014年,衢州被水利部列入全国第二批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衢州市委市政府明确表态:试点建设为全市推进生态建设、生态发展和生态富民提供了新契机,将努力把衢州建设成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区和示范区。确定了以城市为核心,构建“一城、四带、两区”的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总体布局。突出以绿色发展为引领,以水为切入点,吹响了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号角,着力打造“活水丰源、清水贯衢、净水兴业、美水惠民”的浙江最具魅力新水乡。

图为浙江衢州石梁溪

二、大引擎,书写“美丽大花园”新力度

水是上天馈赠,需要精心呵护,衢州市以水安全保障为前提,水环境整治为抓手,水生态管理为标杆,将水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市建设与工程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行调度等各个环节,构建起“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水管理”五位一体的水生态文明体系。在权衡取舍面前,衢州以壮士断腕的决心,于2013年在全省率先打响治水攻坚战。摒弃了污染型企业,放弃了“不达标”项目,否决不符合环保标准项目,累计总投资额超过千亿元;向农业面源污染“开炮”,在全市农村开展垃圾减量分类和有机垃圾循环利用,推进生猪养殖整规,从源头解决“脏乱差”顽疾;城乡“双管齐下”,常态开展河湖长制标准化管理、网格化覆盖,截污纳管生活污水,整治城市内河,全面推进“美丽河湖”建设。在治水过程中,衢州尤其注重系统治理,打破条块分割,统筹山水林田湖草,实行干支流、上下游、左右岸同治,形成了“治水与治岸同步、功能与形态同步、全市域与全流域同步、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步”的衢州综合治理模式。

全市域治水,打造安全保障新体系。衢州相继对钱塘江干流及主要河道开展堤防加固、综合治理,完成干堤建设129.92公里,中小河流治理149.08公里,全面提升城市防洪能力,全市主要城镇基本形成防洪闭合圈;基层防汛体系建设走在浙江前列,流域防洪减灾能力逐步提高,成功防御了2017年的钱塘江流域性洪水威胁;实施了开化水库、高坪桥水库、寺桥水库等一批骨干水资源配置工程,完成市区应急备用水源建设;县级以上饮用水源地保护取得重大突破,保护区内环境风险隐患排除,农村自来水覆盖率从88%上升到96.5%,水安全保障水平实现新的跨越。

图为浙江衢州常山港

全流域涵水,创新河道治理新模式。大力实施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开展底泥清淤、水产养殖控制、流动线源治理等,率先实践全流域河道综合治理模式,在巩固提升河道防洪排涝、水资源利用等传统功能同时,更加注重源头治理,实行上下游、左右岸、陆水域同治,更加强调综合效益,注重发挥水生态、水文化、水景观、水旅游等功能,通过河道疏浚、河道拓宽、水系沟通、堤防加固、生态护岸、河道清障、水源涵养、亮点景观等一系列措施,成功打造了一批特色美丽河流。试点以来,14个河道治理工程被评为浙江省河道生态建设工程,3条河流被评为浙江省“美丽河湖”。

全方位兴水,培育绿色发展新产业。衢州坚守“绿水青山”,收获“金山银山”,着力做好水利+旅游、水利+产业、水利+惠民等文章。通过治水倒逼产业转型升级、改善生态环境,2015年以来全市累计否决不符合衢州定位的项目200多个,美丽经济幸福产业、数字经济智慧产业逐渐成为衢州产业新支柱。乡村振兴、造景美村,全域景区化成效明显,2018年全市接待游客7455.27万人次,同比增长15.04%,实现旅游总收入532.177亿元,同比增长18.42%,两项增幅位于全省前列,其中乡村休闲旅游接待游客4934.81万人,直接营业收入27.4亿元。

全过程管水,探索节水优先新实践。以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抓手,突出“节水减排、节水降耗、节水增效”导向,严格计划用水、定额管理和水平衡测试,不断强化取水、用水、排水管控,坚持正面激励和反向倒逼相结合,引导开展节水型载体创建,对亩均产出低、消耗大、污染重的企业实施差别水价制度,促进了用水效率的大幅提升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试点以来,规划水资源论证稳步推进,计划用水和定额管理不断发力,自备水、管网水计划用水覆盖率提高至100%和92.5%,建成“浙江省节水型企业”82家、“浙江省节水型小区”25个、“浙江省节水型灌区”20个,市、县节水型单位353个。

图为浙江衢州乌溪江

全社会护水,形成河湖管理新合力。建立了市县乡村全覆盖的河长制和河段警长制,探索形成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机制、饮用水源地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乡镇(街道)分类争先考核制度、投资项目决策咨询专家服务机制、水资源管理先进激励奖补机制、治水督查暗访和追踪曝光机制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体制机制。率先开展了水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进党校、进学校、进社区,形成常态化的宣传教育机制;全市域开展“好水如歌”百乡千村赛水赛歌活动、“百河提水质美水景竞赛活动”、“百万妇女学贺田”等系列活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特色水文化。

三、大梦想,追逐“活力新衢州”新梦想

因水而更加美丽的衢州。试点以来,水作为衢州最好的资源禀赋,生态优势更加突显,全市9个“水十条”国家考核断面、13个省控断面、21个市控以上地表水断面水质达标率均达100%,出境水保持Ⅱ类水以上,水环境质量、治水群众满意度连续多年保持全省领先。现在的衢州,走在沿江、沿湖、沿路,清澈的溪流、别致的乡村休闲旅游景点比比皆是。试点以来,衢州的水更“甜”了,丰富优质的水资源,让衢州这座城市极具灵气,处处呈现出溪流纵横、河湖交错、水城相映的优美景象,沿着“衢江——江山港——常山港”的黄金水岸线,280公里“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串珠成链、徐徐展开;马金溪国家水利风景区、石梁溪等“浙江最美家乡河”、环信安湖绿道等“浙江最美绿道”交相辉映。可以说,一江就是一条风景线,一岸就是一个景观带。

图为浙江衢州信安湖国家水利风景区

因水而更加闻名的衢州。衢州的水文化古老、悠远且独具特色,可以说地以水名,文以水说。东河沿、中河沿、蛟池巷、荷花塘巷等,字里行间流淌着江南水城的韵味;朱元璋浮石救主、衢州“三怪”、帝王滩、鸡鸣古塔、石室堰,故事因水而生、愈加神奇。衢州的水文化也见于文人骚客的诗篇:南宋词人曾几《三衢道中》的“梅子黄时日日睛,小溪泛尽却山行”;元代张雨《三衢道中》的“大溪中道放船流,船压山光泄碧游”;清代方芳佩《三衢道中》的“初到三衢问水城,江乡风物总关情”。试点以来,衢州进一步打响了“水品牌”,连续5年夺得浙江省治水最高荣誉“大禹鼎”,被评为国家节水型城市,荣获联合国“国际花园城市”称号,龙游姜席堰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因水而更加兴旺的衢州。水为衢州带来了开放开发。历史上的衢州,是浙闽赣皖四省商贸的重要口岸,千帆竞渡、商贾如云,内河航线直达杭州、上海、江苏等地。2019年,衢江龙游港区正式开港,断航60年的钱塘江中上游航道再次全线通航。水为衢州带来了发展红利。借一江清水,衢州努力实现产业的华丽转身,一批美丽经济、幸福产业踏水而来。水产行业知名企业纷纷入驻、发展迅猛,食品饮料行业产值年均增长近20%;信安湖、乌溪江、马金溪、庙源溪、石梁溪等为代表的治水美景富民“经济带”,以及中国滑水巡回大奖赛为代表的一批涉水体育赛事,为衢州集聚了更多的人气商气,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注解。衢州正依托优质的山水资源,积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努力打造“诗画浙江”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和世界一流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关键词: 衢州印象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相关文章

你可能会喜欢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