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7日22时55分,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双河镇发生6.0级地震。6月18日,随着越来越多的救援人员抵达展开抗震救灾工作,随着被困民众一个个被救出、受灾群众一个个被妥善安置,一幕幕暖心的场景和感人的故事上演着,无声地告诉人们:地震突如其来,生活仍在继续,只要不放弃就永远有希望。
“冲上去、救出来,是我们的职责。”
“一、二、三,起!不要急,大家排队,都有面、都有水……”长宁县双河镇中学操场的安置点内,一位军人一直忙碌着。他是来自武警四川省总队宜宾支队的班长文盛。当兵13年的他,参加过很多次灾难救援,唯独这次在家乡宜宾出任务,他的感受最复杂。
“曾经有一次救援,我负责生命探测仪,当时明明已经探测到生命的迹象,可还是因为危险的地理条件最终不得不放弃。这件事一直让我觉得很愧疚。”讲到这里,这位身高一米八的壮汉脸上写满了遗憾,“不管什么时候要拼尽全部,不想看见有生命从我们身边离去。作为人民的子弟兵,灾情就是命令。冲上去、救出来,是我们的职责。”
6月18日清晨,武警四川省总队战士接力救援。(阳建 摄)
“抓紧时间想办法,把人救出来。”6月18日清晨7点半,武警战士们穿过满是碎石的屋子,穿过一片茂盛的玉米地,停在一幢三层的砖混楼房前。不到一小时,武警四川省总队宜宾支队和泸州支队官兵接力救援,先后救出夫妻二人,期间他们经历了多次余震。
“可惜的是,最后他们的女儿还是走了……多干点活吧,只要群众需要,我们会尽全力提供帮助。”文盛的脸上再一次写满了遗憾和愧疚,虽然他心里知道自己和战友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昨天来的路上,有不少老人和我们打招呼,他们激动地说‘武警来了’,那时候,我感受了自己的意义。”
下午3点,文盛和战友接到新的任务,立即赶往宜宾珙县支援,“我们今晚预计要搭建500顶帐篷,目前还在等物资运输到位。”晚上9点30分,与前夜一样,地震过后,长宁县城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文盛匆匆挂断电话,新的任务来了,他与战友们又投入到救灾安置的其他任务中去了。
就在傍晚的时候,武警战士们为安置点的老百姓分发了面条。“这碗热腾腾的白面条平日里并不值钱,现在却弥足珍贵。”受灾群众李文启说,“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面条。”
“你没有出事就好。”
当地震发生时,卿海军正在长宁县城里面,他用20分钟就赶回了双河派出所。“在回来的途中不停地有居民打电话,说这里房屋倒塌,那里又塌方了。”长宁县双河镇派出所副所长卿海军说,“当时接到居民反映双河镇街上有房屋全部倒塌,立即和第一批赶来的武警赶到倒塌地。”
“了解情况后,知道里面埋着两户人,一家是两夫妻,一家是婆媳两人。我们找到准确被埋位置,徒手将四人救了出来。”卿海军说,“幸运的是,房屋是木质结构的,四人的伤势不是很严重。”把伤员交给医护人员以后,他们又赶往另一处房屋倒塌点。由于该处房屋为预制板结构,没有办法徒手救援,他们只能通知消防救援队帮忙。
深夜救援长宁县双河镇西街百姓。(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我们把镇上比较危险的地方,拉上警戒线,把通往震中的交通清理出来。”据卿海军介绍,派出所有些救援人员已经有26个小时没有睡觉了。
卿海军的妻子吴兰,也和丈夫一样奋战在救灾一线。“她是双河镇中学的政治老师,从地震开始就在学校,把学生集中在学校的操场。”卿海军参加地震救援后还未和妻子通过电话,夫妻俩都在各自岗位上忙碌,没来得及顾及对方。
卿海军后来告诉记者,他接受完我们采访后就去找妻子匆匆见了一面。两人见面后,妻子吴兰只含着眼泪说了一句:“你没有出事就好。”
“妹妹你放心,医生和妈妈都在这里,很安全。”
长宁县人民医院大厅,三三两两的患者正在排队挂号就诊,秩序井然。伴随一阵急促的笛声,救护车快速驶入医院,严阵以待的医务人员立即行动起来。6月18日下午3时许,地震后16个多小时,该院共收治16名住院伤员,其中4名伤员已转院治疗。
医生正在为雨秦进行治疗。(人民网王波 摄)
病房里,宜宾市第四人民医院医生叶敏正在对病床上的雨秦进行心理辅导。
地震发生时,家住双河镇高速公路收费站附近的雨秦正在家中休息。轰隆隆……伴随着大地的咆哮,房屋顷刻倒塌,她和妈妈秦永秀被困在废墟之中。
“房子塌了,快来救人呀!”听到邻居呼喊的秦永秀回过神来,她爬出废墟,摸索着找到一把电筒,便回头叫喊女儿。“妈妈,好多灰尘哟!”秦永秀听到了女儿从废墟缝隙中传来的回应。她尝试救出女儿,但砖头怎么也捡不完,更看不清女儿的情况。“女儿,你要坚持,妈妈这就找人救你。”
面对一片废墟,闻讯前来帮忙的邻居也无能为力。“后来救援队来了,他们下到废墟缝隙中,救出了我女儿。”
地震中,秦永秀家中房屋全部倒塌,母女俩失去了3位亲人。地震给母女二人带来的,不仅是身体的伤害,更是一道难以抹去的心理阴影。
“妹妹你放心,医生和妈妈都在这里,很安全。”叶敏一边说,一边擦拭雨秦脸上的泪水。震后,宜宾市卫健委安排,宜宾市第四人民医院派出以精神科医生、心理咨询治疗师为主的救援队伍,对所有地震伤员进行心理应急救援。
“我们主要是对伤员进行心理评估。如果有需要后期干预的,我们将进行长期指导,严重者将会转到我们医院进行治疗。”叶敏告诉记者,创伤过后,伤员往往会出现急性应急反应,比如:害怕、睡眠不好、做噩梦等。经过与伤员的交流,叶敏认为,县人民医院的伤员目前没有严重的心理障碍,但是不排除后期出现创伤后应急障碍的可能。
“看到武警部队来了,真的就觉得救星来了。”
70岁的李国付是长宁县双河镇大水村人,在村里当了一辈子“赤脚医生”。6月17日晚上地震后,他和老伴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双河镇大水村70岁大爷李国付讲述震后故事。(人民网朱虹 摄)
6月18日下午,记者在双河中学的临时安置点见到了李国付。
“吓坏了!吓坏了!从来没有遇见过这么大的地震。”心有余悸的李国付回忆说,“地震发生时,我和老伴赶紧从三楼跑下来,家里摇晃得厉害,都不知道该去哪里。”
李国付有一儿一女,分别住在成都和宁夏。“怕儿女担心,不敢给他们电话。”
地震后,整个双河镇停电停水,一片漆黑。直到看见武警官兵,李国付才感觉到安稳和踏实。“看到武警部队来了,真的就觉得救星来了。”他激动地说,“虽然心里很害怕,但是很温暖,因为这么多人帮助我们。”
据了解,和李国付一起住在安置点的村民,基本上是家里房子毁坏没法居住的。“我真的感谢政府,假如地震后没有共产党和人民子弟兵,我们该怎么办?”讲到这儿,李国付眼中的泪水滚落下来,他哽咽着说:“地震后,不光是政府援助,还有很多热心人给安置点的村民送来物资,有的来自成都,有的来自绵阳,大家都是来帮我们的。”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市政协委员建议推动出台《重庆市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高质量集聚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22-01-15
- 喷洒消毒剂2.9吨!鹤壁鹤山区对城区公共场所集中消杀2022-01-15
- 大庆两会看检察 | 漫看大庆检察“高光”时刻(一)2022-01-15
- @所有焦作人 坐火车不用再带身份证了2022-01-15
- 从警前VS从警后,一同追忆那段“芳华”!2022-01-15
- 速看!福州这个路段出行有变2022-01-15
- 【长三角日报】绍兴原市委书记马卫光,任杭州市政协党组书记2022-01-15
- 西安市新城区发布关于在外人员返乡有关事项的通告2022-01-15
- 大幅提速!长春中院首次适用二审民事案件独任制审判2022-01-15
- 天津津南检察:“既要抓好防疫,也要办好案件”2022-01-15
- 豫警文苑丨黑夜卡口,藏着最深的爱和最亮的光2022-01-15
- 全省法院实现诉讼费缴退费“线上办” 传统线下缴退费功能为何仍保留?2022-01-15
- 受疫情影响西安部分区县蔬菜滞销,亟需各方助力解决2022-01-15
- 恩施州6个重大交通运输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32亿元2022-01-15
- 【15号用】3岗招聘若干人!45岁以下可报!五险一金+包食宿!2022-01-15
- 国际科技合作助推湖南优势领域提升国际竞争力2022-01-15
- 延安城区新增车位3100个 有效破解停车难2022-01-15
- 鸿星尔克入选2021年“诚信之星”!2022-01-15
- 菏泽农商行新兴支行开展包片行政村信贷产品推介活动2022-01-15
- 巩义市:党员“双报到”进社区 为民服务“不打烊”2022-01-15
- 广东珠海1月15日新报告1例本土确诊病例2022-01-15
- 大降价!阜阳即将启动2022-01-15
- 北京专报丨国家卫健委:天津疫情仍在持续发展,西安疫情进入收尾阶段2022-01-15
- 陕西对符合解除隔离条件人员 落实后续7天居家健康监测措施2022-01-15
- 信阳消防联合多部门 开展应急实战演练2022-01-15
- 城西区:“红色存折”让社区志愿服务更有温度2022-01-15
- 乘动车忘带身份证 可开电子证明2022-01-15
- 陕西组建2400人的省级医疗团队 支援本土确诊病例救治工作2022-01-15
- “德尔塔”与“奥密克戎”,救治有何不同?2022-01-15
- 手拉手共成长 长沙清水塘北辰小学孩子“牵手”湘西娃202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