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央视3·15晚会曝光“问题”辣条后,辣条产业迎来“史上最严”监管风暴,电商平台下架相关产品,多地部门查处涉事企业,部分省份在学校周边更是直接下达辣条“禁售令”。受监管趋严影响,辣条主产区湖南平江县多家企业进行了整改,企业产销量也有所下降,部分企业对行业发展持观望态度。
尽管如此,辣条的“600亿规模”市场蛋糕仍在吸引新玩家入局。今年糖酒会期间,金丝猴、盐津铺子、三只松鼠等知名企业纷纷推出辣条新品,预示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业内人士分析,辣条国标的发布将有效改变行业现状,促进行业良好发展。
辣条大县八成企业停产整改
“我们公司在平江县,现在每天都要接受多个部门的联合检查,包括市场监管、工商、消防、环保等。”3月23日,湖南省新林食品有限公司董经理告诉新京报记者,今年3·15晚会后,新林食品迎来了20年辣条生产史中最频繁的检查,而很多生产不合规的企业已经停工整改,受波及的企业预计有四五十家。
今年3·15晚会曝光多家辣条生产企业生产环境脏乱差,且问题企业集中在河南省和湖南平江县。之后,监管风暴来袭,多个省份迅速启动“问题”辣条下架以及校园周边食品安全检查。
3月16日,甘肃省市场监管局发布公告,要求校园周边200米内禁售辣条。3月18日,青海省市场监管局也要求全省范围校园及周边200米内,禁止销售辣条。3月20日,湖南省市场监管局局长向曙光提出,对全省所有查出问题的辣条食品下架封存,要求4月15日前,各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对校园食堂及周边开展食品安全隐患排查。
“漩涡”中心的平江县政府还在3月15日晚召集县内100余家辣条企业负责人召开整治大会,要求所有企业开展自查自纠,立行立改。平江县食品行业协会、郑州市平江商会等也紧急下发通知,开展行业整改工作。
“目前有80%以上会员单位主动停业整改,整改完成后申请县食药局现场验收合格,才可恢复生产。”3月18日,平江县食品行业协会负责人对媒体称。而官网信息显示,该行业协会以平江面筋、平江酱干生产企业为主体,现有会员132名。
有品牌辣条企业订单减少五成
除停产整顿外,监管“风暴”带来的另一影响就是辣条产销量下降。
“按正常生产计划,我们一天要生产1000-2000箱零售单价在3、4元的产品,但目前每天只能生产几百箱。”新林食品董经理说,辣条监管收紧后,校园周边、批发市场等渠道已不能进入,辣条销量受到冲击,产量也随之下降。糖酒会期间,新林食品招商情况较好,“但有什么用呢?合同签了,但现在都不能发货。”
同为辣条生产大省的河南,市场也有了变化。3月25日,新京报记者对郑州市二七区多家小学周边小卖部进行走访,均未发现辣条销售。一家店主说,“有通知不让卖了,正规厂家的也都不让卖,卖的话就会被没收。”不过在一家连锁超市内,仍有辣条销售。
3月25日,卫龙食品总经理曹君泰告诉新京报记者,“3·15之后,我们一直在跟各地经销商、分销商进行沟通,了解到有些地区要求批发市场暂停销售辣条产品。至今,我们在批发市场的订单量减少了50%左右。下游经销商、零售商都已停止进货,甚至产品在往回退。只有进入大型商超、卖场的产品暂未受到影响。”
3月25日,新京报记者致电湖南省市场监管局,一名工作人员称,“现在进行全面彻查,学校周边是重点区域。即使是正规渠道进货的,也不能保证是正规产品,所以还是建议不要销售。”
新玩家仍在入局抢夺市场
尽管辣条企业产销量下降,但行业仍不乏新入局者。3月16日,上海金丝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推出“辣辣怪时空”系列辣条产品,“发布会当日订货即达2亿”;盐津铺子也在糖酒会期间推出了“小新王子”粗粮辣条,并请明星林更新代言;三只松鼠也新推出了一款“好多啦”女神辣条包包,主打高端辣条市场。
糖酒会期间,辣条也成为热门品类之一,有20余家企业布展,以辣条主产区河南与湖南企业居多。周口馋嘴猴食品有限公司招商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截至3月20日公司现场订单约有十几万件。“之前产品主要是线上销售,今年开始布局线下。”
资深食品营销专家丁忠卫认为,新玩家不断入局与辣条行业市场规模分不开。“辣条行业已将近600亿的规模,这么大块蛋糕的诱惑力可想而知。”
郑州市平江商会秘书长李长根告诉新京报记者,河南调味面制品企业从2000年的4000多家减少至2009年的1000多家,2017年全省仅剩236家。尽管企业数量减少,但产值却逐年提升。截至2018年底,河南“辣条”行业年总产值达210亿元,年销售额320亿元。
对于辣条行业的变化,第二次参加糖酒会的湖南新林食品董经理也深有体会,“这两年行业发生了一些变化。一些大型企业开始跨界布局,要么是直接参与,要么是收购并购。从经销层面来看,关注者越来越多,一些品牌企业的大经销商也开始销售辣条。”
行业呼吁尽快统一标准
多数辣条企业认为,监管趋严有利于行业集中和规范,但缺乏统一标准仍是辣条行业当前最头疼的问题。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曾表示,各地执行的标准不统一,参照的生产许可分类不统一,必然会导致辣条产品在市场监管判定中的不统一,“同品不同标”的情况由此形成。
辣条“龙头老大”卫龙食品就曾遭遇过标准不一的“尴尬”。2018年9月,产自河南的多批次卫龙辣条被湖北省食药监部门通报违规使用添加剂,卫龙食品总经理曹君泰当时回应新京报记者称,卫龙产品生产系遵照的河南省地方标准,“合法合规”。
2019年3月19日,郑州市平江商会秘书长李长根告诉新京报记者,早在2018年5月,商会就提交了山梨酸钾和单辛酸甘油酯的扩项申请,现今通过了专家评审以及社会征求意见,只待公告。而根据2018年5月公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调味面制品》(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辣条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或将有全国统一规定,甜蜜素或可添加,而防腐剂不允许添加。
根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2018年12月的消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第十四次主任会议通过了《辣条》食品产品标准,并有望在今年上半年出台。李长根认为,国标出台将有效改变调味面制品企业的现状,做到发证统一、检测统一、数据统一、标准统一。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市政协委员建议推动出台《重庆市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高质量集聚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22-01-15
- 喷洒消毒剂2.9吨!鹤壁鹤山区对城区公共场所集中消杀2022-01-15
- 大庆两会看检察 | 漫看大庆检察“高光”时刻(一)2022-01-15
- @所有焦作人 坐火车不用再带身份证了2022-01-15
- 从警前VS从警后,一同追忆那段“芳华”!2022-01-15
- 速看!福州这个路段出行有变2022-01-15
- 【长三角日报】绍兴原市委书记马卫光,任杭州市政协党组书记2022-01-15
- 西安市新城区发布关于在外人员返乡有关事项的通告2022-01-15
- 大幅提速!长春中院首次适用二审民事案件独任制审判2022-01-15
- 天津津南检察:“既要抓好防疫,也要办好案件”2022-01-15
- 豫警文苑丨黑夜卡口,藏着最深的爱和最亮的光2022-01-15
- 全省法院实现诉讼费缴退费“线上办” 传统线下缴退费功能为何仍保留?2022-01-15
- 受疫情影响西安部分区县蔬菜滞销,亟需各方助力解决2022-01-15
- 恩施州6个重大交通运输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32亿元2022-01-15
- 【15号用】3岗招聘若干人!45岁以下可报!五险一金+包食宿!2022-01-15
- 国际科技合作助推湖南优势领域提升国际竞争力2022-01-15
- 延安城区新增车位3100个 有效破解停车难2022-01-15
- 鸿星尔克入选2021年“诚信之星”!2022-01-15
- 菏泽农商行新兴支行开展包片行政村信贷产品推介活动2022-01-15
- 巩义市:党员“双报到”进社区 为民服务“不打烊”2022-01-15
- 广东珠海1月15日新报告1例本土确诊病例2022-01-15
- 大降价!阜阳即将启动2022-01-15
- 北京专报丨国家卫健委:天津疫情仍在持续发展,西安疫情进入收尾阶段2022-01-15
- 陕西对符合解除隔离条件人员 落实后续7天居家健康监测措施2022-01-15
- 信阳消防联合多部门 开展应急实战演练2022-01-15
- 城西区:“红色存折”让社区志愿服务更有温度2022-01-15
- 乘动车忘带身份证 可开电子证明2022-01-15
- 陕西组建2400人的省级医疗团队 支援本土确诊病例救治工作2022-01-15
- “德尔塔”与“奥密克戎”,救治有何不同?2022-01-15
- 手拉手共成长 长沙清水塘北辰小学孩子“牵手”湘西娃202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