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法律服务更为方便智能 三台融合便民利民

近日,司法部派出检查调研组赴上海检查调研“数字法治 智慧司法”信息化体系建设情况。记者跟随调研组全面体验了上海“智慧司法”建设的种种成果。

在调研结束后,司法部信息中心主任林振文指出:“上海的‘智慧司法’建设抓住了大数据的牛鼻子,明确了数据治理、数据共享的理念,打破了数据壁垒和信息‘孤岛’,为全国司法行政数字法治和智慧司法建设贡献了上海经验和上海智慧。”

三台融合便民利民

“您好,这里是12348上海法网服务热线,有什么能为您服务的?”

“请问,我现在要办理离婚,妻子和我争夺孩子抚养权,我该怎样应对?”

“10岁以上,应当考虑孩子本人意见;两岁到10岁,要综合考虑各方的抚养条件和能力。”

……

这是记者在上海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看到的一幕,律师志愿者解答市民热线问题后,系统显示市民对律师评价为“满意”,并附有评语“服务态度好,专业认真”。

据悉,“12348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是一个集线上(智能网络)、线中(热线电话12348)、线下(实体窗口)“三位一体”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体系。

“线上平台目前有电脑版和手机版,手机版分别有手机APP以及12348上海法网微信公众号。”上海市司法局信息技术处处长冯铉介绍说,线上服务除了提供法律咨询外,还整合了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人民调解、法律援助、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社区矫正、行政审批等多种法律服务资源,用户一键搜索,便可“淘”得专业法律服务。

记者注意到,市律师协会、市公证协会、市司法鉴定协会均在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了公益法律服务点。

“以前我们只提供法律援助服务,现在整合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居民只进一扇门,就能享受多项服务。”上海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处处长何祝辉说。

据悉,上海市首批司法行政审批办理已经对接市政府“一网通办”系统,17大项88小项行政许可、4项审批辅助全部接入。居民在网上填写申请表、上传电子材料后,市司法局完成线上审查、文证制作,只需到现场一次,核验完成,便可领取文书。

“上海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已初步成型,实体平台的深度服务、热线平台的方便快捷和网络平台的全时空性得到有效整合,今年将进一步升级三大平台,推动‘三台融合’一体发展,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何祝辉说。

打破壁垒数据共享

在上海市司法局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张潋滟正在操作社区矫正移动监管平台的各项功能。

只见她登录该平台后,直接从监狱管理局、公安局人口办获得相关刑满释放的数据信息。随后,她又很快将这些数据信息通过上海市社区矫正系统分发给各辖区社区矫正中心和司法所。

她告诉记者:“以前要完成这件事,必须先去监狱领取移送文书,再去公安局人口办核实户籍信息是否正确,每次都要花一两天时间。”

这种工作方式从线下到线上的变化,得益于上海“206系统”又叫“上海市刑事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的建设,该系统实现了刑案办理从公安到检察、再到法院,最后与司法局衔接,实现了数据信息、智能辅助的全程贯通、全网覆盖。

现阶段,“206系统”司法分平台已实现减刑假释、刑满释放衔接、法援律师指派、认罪悔罪评估等线上数据的自动流转。罪犯从定罪量刑到入狱、出监形成一个信息闭环,完善了罪犯回归社会的交互制度。

除此之外,上海还推进智慧公证、智慧调解、智慧司鉴、智慧法援、智慧法宣、公共法律服务、智慧监狱、智慧戒毒以及智慧矫正等系列智慧型业务系统建设,使公共法律服务、行政立法、行政执法和刑事执行等工作更加智慧化、智能化。

随着智慧应用型的系统全面推广应用,业务数据呈几何级的增长,数据规模将很快达到PB级(较高级存储单位),对这些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应用,将进一步辅助科学的管理和决策,促进公共法律服务的精准化、普惠化和智慧化。

冯铉介绍说,所有数据汇聚后,后台会对数据进行数据治理和分析应用。目前已经形成包括人、事、地、物、组织在内的5大主题库、46个标准化数据模型、1000个数据维度。

随着“一朵云、两平台、三入口、多应用、聚智能”的智慧司法大数据平台初具雏形,上海司法行政目前已初步形成大平台共享、大系统共治、大数据慧治的信息化格局,正逐步摆脱以往数据上不来和数据打不通的困境。

基层应用智能高效

上海市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信息指挥中心的蓝色显示大屏上,警力信息、戒毒人员信息、外来人员信息、所内资源一目了然。

所内人、事、物全部处于GIS三维地图实时监测范围,在指挥大厅随时可以呼叫调动。

“请现场联系重点人员王小利(化名)。”

“定位显示王小利在五监区四号房,请将视频转接到该房间。”

显示大屏切换到五监区四号房实时监控画面,所有戒毒人员正在看书学习,监区巡视民警接到呼叫指令,带领王小利到语音终端,与指挥大厅民警现场对话。

“信息化最终目的是应用,目前戒毒所内一切业务都已实现数据化。”上海市戒毒管理局信息中心负责人任杰说,每一位戒毒人员从入所到出所,其间所有评估测试、行为表现、就诊记录在信息平台均有留痕,成为制定个性化矫治方案、复吸风险评估的重要依据。

而在上海市徐汇区华泾司法所,人民调解员史良燕向记者展示了“掌上调解记录仪”——“钉钉”手机客户端。

客户端通知显示,10分钟前,史良燕收到一个110邻里纠纷派单,她立刻点击“处理”,联系当事人,安排调解时间。

“通过手机终端,在调解过程中,就可将案件相关信息一一录入,系统自动生成电子调解协议书。”史良燕说,遇到诉讼费用、工伤赔偿等数据计算以及法律法规查询,都可以在手机上操作完成。

据悉,这是由上海市司法局研发的人民调解智能终端,手机终端与上海智慧司法大数据平台互联互通,实现矛盾纠纷数据信息的自动采集和应采尽采,加上110公安司法联动信息及12348法律服务数据等,将逐步实现社会矛盾全域感知,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上海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陆卫东表示:“大力推进司法行政信息化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数字中国’战略部署和上海市委市政府和司法部对该项工作的具体要求的积极探索和实践。在建设进程中,市司法局将始终坚持以优质高效服务为宗旨,以数据融合发展为主题,以基层实践应用为导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行政工作的新期待新要求,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相关文章

你可能会喜欢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