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浙江湖州设立创意“梦工场”,推动大学生以及小微企业创业。 |
![]() |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设立扶贫微工厂,盘活农村闲散劳动力资源,带动1万余人在家门口就业。 |
![]() |
|
就业是民生之本,拥有更稳定的工作是人民群众的期盼。
过去5年间,中国在经济增速换挡、劳动年龄人口总量依然庞大的大背景下,就业形势一直保持总体稳定,取得了骄人成绩。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发布的《2017年度世界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的“就业”表现在全球63个主要经济体中名列首位。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则发布报告称,“生产率增长及高水平就业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重点群体就业稳中有进、创业创新活力充分涌流、就业服务保障日趋完善,“更稳定的工作”正托举起人民稳稳的幸福。
5年就业水平一路上扬
795万,这是201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的数量,比2016年又多出了30万。要解决好逐年增加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需要合理的政策引导、可行的方案举措以及多方的配合努力。
在今年就业过程中,天津理工大学机械学院学生金蔚就没有为求职焦虑。去年暑假,他免费参加了天津市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组织的工业机器人专项职业能力培训,被某科技公司看中,提前签订了就业协议。“有这么多项目搭桥铺路,我们大学生只要努力就会梦想成真。”金蔚说。
“中国现在的农村,至少是我现在经历的农村,真的是一片沃土。”已经在北京市门头沟区妙峰山镇当了3年大学生村官的徐聚民同样很有感触。对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青年学生到基层一线去的殷切期望,他也有了更深的领悟,“农村需要大学生施展自己的力量,大学生在农村也更容易获得平台。”
金蔚和徐聚民的就业经历是百万毕业生成功迈入社会的缩影。各类招聘双选会,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登记全覆盖。大学生村官、农村教师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基层项目,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在各项政策保驾护航下,高校毕业生找工作越来越方便、选岗位越来越从容、毕业季也越来越温暖。据统计,虽然近年来应届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攀升,从2012年680万人跃升至2017年795万人,但高校毕业生就业水平始终保持稳定,初次就业率连续稳定在70%以上,年底总体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
除了青年学生需要考虑就业的问题,贫困人口以及其他就业困难人群的就业问题同样引人关注。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2013至2016年,累计实现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238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699万人,共帮扶22万户零就业家庭中的24.9万人就业,实现了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重点群体就业水平一路上扬的情况下,中国整体就业成绩令人欣喜。这5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每年都保持在1200万人以上,5年累计新增就业超过6500万人,增量约等于英国人口总数。
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结构日趋优化、统筹城乡就业进展显著、区域就业格局更加合理,国际劳工组织也点赞中国就业政策,认为中国经验是“现代就业理念、世界各国经验与中国实际的最好结合”。
创业创新贡献就业新机会
中国就业成绩单的全线飘红还离不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强力驱动。
青年是创业创新的主力军。2013年5月,习近平在参加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题团日活动时指出,要进一步关注青年愿望、帮助青年发展、支持青年创业,为青年实践创新搭建更广阔的舞台。中国人民大学发布的《2016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显示,近九成在校大学生曾考虑过创业,近两成拥有强烈创业意向,近三成大学生有创业经历。
在广东东莞,5000元一次性创业奖励和1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解决了龙猫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陈伟聪的启动资金问题。“我们的创业路走得更稳健了。”陈伟聪感慨道。
资金支持以外,国家对创业教育的重视也让这些创业新生力量有了更多的信心。创业教育列为高校必修课、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初步建成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在众多政策措施助力下,高校毕业生创业态势喜人,麦可思研究院联合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近5年来,中国大学生毕业即创业比例从2011届的1.6%上升到2017届的3.0%,接近翻了一番。以2017年795万应届毕业生的总量计算,年创业大学生的数量超过20万人。
海归创业同样是创业创新的中坚力量。海归群凤还巢的背后,国家的各项优惠政策功不可没。“零成本创业,这对初创企业就是雪中送炭。”2013年,从美国归来的杨子斌萌生了创业的想法。经过向北京(海淀)留学人员创业园申请,他成功入驻集中办公区、享受免费工位,企业注册、法律咨询、创业辅导等费用一律全免。5年来,像这样的留学人员创业园,全国已建成347个,入园企业2.7万余家,7.9万名留学回国人员在园创业,千万名如杨子斌一样的年轻海归得以免除后顾之忧,“轻装上阵”。
聚沙成塔,创业热潮的喷薄而出也带来了新变化。近年来,中国新登记企业出现“井喷式”增长,2013年至今,新登记企业每年增速都保持在20%以上,2016年日均新创设企业近1.5万户,比上年日均增加3000户,对同期城镇新增就业的贡献率近40%。创业创新活力充分涌流,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正不断显现。
保障日趋完善稳就业
5年来,中国在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的同时,就业服务、保障机制也日趋完善。
“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就业效率大大提高。6月21日至23日,在首届全国人社信息化创新应用展上,150多个鲜活应用案例展示着“互联网+”时代信息化建设对促进就业的成效。对于这一点,大学生孙婉莹更是体会得真切,从提出求职创业补贴申请,到800元补贴被打进银行账户,她没有为办这件事迈出校园半步。“我将材料交给辅导员,没过几天就拿到钱了,效率真高。”如今已经顺利就业的她笑容满面。
职业技能培训持续发力,人人争有一技傍身。2013年,习近平在天津考察时强调要“搞好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家住南京市白下区的残疾小伙顾卫是职业技能培训的受益者。在参加了当地开办的高科技助残培训班后,他的摄影技术有了很大提高。如今,身为摄影师的他在当地已经小有名气。
5年来,职业技能教育的大动作一个接一个:开展技能振兴专项活动、推动技工院校改革创新发展、启动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累计开展政府补贴性职业培训9700余万人次、制定出台4大类十多项技能人才政策、建成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476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近600个……持续的投入带来了累累硕果:截至2015年底,我国技能劳动者1.65亿人,占城镇就业人员的41%,普通百姓的就业路正越走越宽阔。
劳动关系有保障,安心就业无烦忧。北京市通州区的保安老马最近很开心,“签了集体合同,咱这心里更踏实了”。近年来,通州区着力推行小企业劳动合同制度实施专项行动,老马是受益者之一。截至2016年底,通州区百人以上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达97%,小微企业集体合同覆盖率90%,行业集体合同覆盖职工近1.5万人。
全国范围内,这样的保障就业权益行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针对劳务派遣被滥用的问题,国家采取专项行动,指导企业实现用工方式平稳过渡,保障广大劳务派遣工合法权益;针对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各地不断完善政策,在建筑行业普遍建立了工资保证金制度。一些地区还建立了应急周转金制度。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也进一步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强化日常巡查与各类督察,严厉打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等犯罪行为。各项政策措施多管齐下,老百姓入得了职,也稳得下来,“饭碗”正越端越牢。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市政协委员建议推动出台《重庆市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高质量集聚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22-01-15
- 喷洒消毒剂2.9吨!鹤壁鹤山区对城区公共场所集中消杀2022-01-15
- 大庆两会看检察 | 漫看大庆检察“高光”时刻(一)2022-01-15
- @所有焦作人 坐火车不用再带身份证了2022-01-15
- 从警前VS从警后,一同追忆那段“芳华”!2022-01-15
- 速看!福州这个路段出行有变2022-01-15
- 【长三角日报】绍兴原市委书记马卫光,任杭州市政协党组书记2022-01-15
- 西安市新城区发布关于在外人员返乡有关事项的通告2022-01-15
- 大幅提速!长春中院首次适用二审民事案件独任制审判2022-01-15
- 天津津南检察:“既要抓好防疫,也要办好案件”2022-01-15
- 豫警文苑丨黑夜卡口,藏着最深的爱和最亮的光2022-01-15
- 全省法院实现诉讼费缴退费“线上办” 传统线下缴退费功能为何仍保留?2022-01-15
- 受疫情影响西安部分区县蔬菜滞销,亟需各方助力解决2022-01-15
- 恩施州6个重大交通运输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32亿元2022-01-15
- 【15号用】3岗招聘若干人!45岁以下可报!五险一金+包食宿!2022-01-15
- 国际科技合作助推湖南优势领域提升国际竞争力2022-01-15
- 延安城区新增车位3100个 有效破解停车难2022-01-15
- 鸿星尔克入选2021年“诚信之星”!2022-01-15
- 菏泽农商行新兴支行开展包片行政村信贷产品推介活动2022-01-15
- 巩义市:党员“双报到”进社区 为民服务“不打烊”2022-01-15
- 广东珠海1月15日新报告1例本土确诊病例2022-01-15
- 大降价!阜阳即将启动2022-01-15
- 北京专报丨国家卫健委:天津疫情仍在持续发展,西安疫情进入收尾阶段2022-01-15
- 陕西对符合解除隔离条件人员 落实后续7天居家健康监测措施2022-01-15
- 信阳消防联合多部门 开展应急实战演练2022-01-15
- 城西区:“红色存折”让社区志愿服务更有温度2022-01-15
- 乘动车忘带身份证 可开电子证明2022-01-15
- 陕西组建2400人的省级医疗团队 支援本土确诊病例救治工作2022-01-15
- “德尔塔”与“奥密克戎”,救治有何不同?2022-01-15
- 手拉手共成长 长沙清水塘北辰小学孩子“牵手”湘西娃202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