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寨卡病毒会引发严重的小头症?中国科学家28日说,一个氨基酸位点上的突变导致寨卡病毒的毒性显著增加,进而引发小头症。
中国军事医学研究院秦成峰团队联合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许执恒团队等共同完成了这项研究,论文发表在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
寨卡病毒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最早于1947年在乌干达被发现,但直到2015年在南美大规模暴发流行,导致胎儿小头症发病率急剧上升,才引起广泛关注。世界各国科学家对寨卡病毒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但一直无法合理解释一个无人关注的普通病毒如何演变为威胁胎儿的致命病毒。
在最新研究中,秦成峰等人比较了2015年和2016年分离自南美的寨卡病毒分离株与2010年柬埔寨分离株,结果发现其中一个关键突变位于寨卡病毒prM蛋白第139个氨基酸的位置上。
研究表明,这个名为S139N的突变导致原本的丝氨酸被天冬酰胺取代,结果病毒神经毒性显著,在胎鼠中表现出更强的颅内复制能力和致小头畸形能力。这种突变病毒在人神经前体细胞中也表现出更强的感染能力,导致更为严重的细胞死亡。
进一步溯源分析发现,这个突变最早出现在2013年5月左右,与小头症病例大量出现的时间高度吻合。
虽然这项研究主要基于小鼠,但秦成峰告诉新华社记者,他们对相关发现同样适用于人类“非常有信心”。他说:“这项发现为今后寨卡病毒的病原监测和风险预测提供了重要靶标,对于寨卡病毒致病机制研究和疫苗药物的研发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市政协委员建议推动出台《重庆市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高质量集聚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22-01-15
- 喷洒消毒剂2.9吨!鹤壁鹤山区对城区公共场所集中消杀2022-01-15
- 大庆两会看检察 | 漫看大庆检察“高光”时刻(一)2022-01-15
- @所有焦作人 坐火车不用再带身份证了2022-01-15
- 从警前VS从警后,一同追忆那段“芳华”!2022-01-15
- 速看!福州这个路段出行有变2022-01-15
- 【长三角日报】绍兴原市委书记马卫光,任杭州市政协党组书记2022-01-15
- 西安市新城区发布关于在外人员返乡有关事项的通告2022-01-15
- 大幅提速!长春中院首次适用二审民事案件独任制审判2022-01-15
- 天津津南检察:“既要抓好防疫,也要办好案件”2022-01-15
- 豫警文苑丨黑夜卡口,藏着最深的爱和最亮的光2022-01-15
- 全省法院实现诉讼费缴退费“线上办” 传统线下缴退费功能为何仍保留?2022-01-15
- 受疫情影响西安部分区县蔬菜滞销,亟需各方助力解决2022-01-15
- 恩施州6个重大交通运输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32亿元2022-01-15
- 【15号用】3岗招聘若干人!45岁以下可报!五险一金+包食宿!2022-01-15
- 国际科技合作助推湖南优势领域提升国际竞争力2022-01-15
- 延安城区新增车位3100个 有效破解停车难2022-01-15
- 鸿星尔克入选2021年“诚信之星”!2022-01-15
- 菏泽农商行新兴支行开展包片行政村信贷产品推介活动2022-01-15
- 巩义市:党员“双报到”进社区 为民服务“不打烊”2022-01-15
- 广东珠海1月15日新报告1例本土确诊病例2022-01-15
- 大降价!阜阳即将启动2022-01-15
- 北京专报丨国家卫健委:天津疫情仍在持续发展,西安疫情进入收尾阶段2022-01-15
- 陕西对符合解除隔离条件人员 落实后续7天居家健康监测措施2022-01-15
- 信阳消防联合多部门 开展应急实战演练2022-01-15
- 城西区:“红色存折”让社区志愿服务更有温度2022-01-15
- 乘动车忘带身份证 可开电子证明2022-01-15
- 陕西组建2400人的省级医疗团队 支援本土确诊病例救治工作2022-01-15
- “德尔塔”与“奥密克戎”,救治有何不同?2022-01-15
- 手拉手共成长 长沙清水塘北辰小学孩子“牵手”湘西娃202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