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GDP经济增长的主动力是以内循环为主

经济发展模式由以前的主要依赖外部需求,转变成以内需为主——即“内循环为主,内外双循环”的新发展战略。经济学家多次指出,这是全球性大国的必然之路,是提升中国经济发展质量、韧性的必然选择。

美国、日本经济也主要依赖内需

而且这种模式不仅是咱们中国选择的,美国以及日本实际上也在走类似的道路。以日本为例,曾经也是“贸易立国”,重点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但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尤其是1985年《广场协议》的签订之后。

日元急速升值,商品出口价格大幅提升,日本商品在全球的竞争力大幅下滑——出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贸易摩擦频发,经济增长愈发乏力。为了继续提振经济,日本改变了发展战略。

整体思路大概是:摆脱过分依赖出口的状况,大力开发国内市场以应对国际环境变化,即经济发展思路从出口主导向内需主导转变。还有我们熟知的“安倍经济学”,其核心也是通过一系列新刺激政策不仅给金融市场注入活力,试图让企业和消费者振作起来。

数据显示,2019年日本的货物进出口总额为14262.7亿美元,当前的GDP总量约为5.087万亿美元,对外贸易依存度只有28%——远低于韩国、德国(60%左右)的比例。而且过去30多年中,私人消费对日本GDP年增长贡献率超过了一半。

从数据上来看,日本已连续多年是贸易逆差,早已不是“贸易立国”,推动经济增长主动力是国内消费。而且随着日本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增加,日本的养老产业,尤其是医疗产业会继续得到“加速发展”,日本的消费贡献率还有上升空间。

再看美国:其国民经济结构的81%由第三产业(服务业)组成,居民消费支出的约70%都是用在消费上,并且推动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也是消费——贡献率长期超过80%,而出口却动不动是负作用。

由此可见,美国和日本的经济实质上也是以内需为主。但以内需为主,不代表就不重视外部需求。从进出口总量来看,美国在全球排第二名,日本排第四名(第一是中国,第三是德国),这就是“内循环不排除外循环,两者相辅相成”。

内循环、外循环,两者相辅相成

很多媒体在说到内循环和外循环时,聚焦点往往是在“内”或“外”,这明显是将自己桎梏了。不论是内循环、还是外循环,其目的都是促进经济健康、协调、稳定的发展,重点不是“内或外”,而是“循环”。

从宏观层面讲,企业生产、配套产业链、技术和人才供应等等都需要合理规划,具备较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不过度依赖或受制于某一方——即促进和完善产业体系,防止核心产业“空心化”。

我们需要明白“作为一个超大型国家我们是无法完全通过外部使经济发达起来的”,但同时我们也需要明白“没有一个国家通过封闭而成为伟大的国家”,内需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开放仍是未来发展之路。

关键词: 日本 内循环 经济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相关文章

你可能会喜欢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