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开启,英国仍在脱欧的路上,德国终于松了一口气、联合政府组阁有望,法国继续与德国深化合作欲“重塑欧洲”。由英德法三大主演的新“三国演义”将会对欧洲未来产生怎样的影响?欧洲政治舞台上的角色演变会给中国带来哪些影响?
带着这些疑问,新华网近日采访了欧洲问题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副局长田德文和外交学院教授、《外交评论》执行主编陈志瑞。
新华网:法德就今年制订新的《爱丽舍宫条约》已达成一致,(编者注:今年是法德签署《爱丽舍宫条约》55周年。55年前,《爱丽舍宫条约》的签署成为欧洲一体化的基础,标志着“法德轴心”的形成。)您认为,该条约签署后,法德合作将对未来欧洲产生怎样的影响?
田德文:欧洲一体化是以法德合作为基础的。法德合作是欧洲一体化的基石和发动机。现在欧洲的媒体已经把马克龙和默克尔两个人的名字合在一起称为“默克龙”,可以看出法德两国稳定的合作关系。但在欧洲一体化的框架下,也不只是法德这两个国家说了算,还需要和其它成员国不断的沟通、磨合。
陈志瑞:以法德合作为主,这是欧洲一体化的初衷和传统所决定的。适逢法德签署《爱丽舍宫条约》55周年。所谓新的《爱丽舍宫条约》的政治表态成份大些,但在目前情况下,发表声明、作出表态对欧洲联合和改革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是注入信心,二是勾勒政策共识和改革愿景。至于如何具体落实,就要再看了。
新华网:针对欧洲一体化目前面临的困境,2017年9月26日,法国总统马克龙提出了“重塑欧洲”的一系列建议和主张,您如何看待“改革者”马克龙的这种雄心壮志?
田德文:马克龙是以改革者形象登上欧洲政治舞台的。在欧洲一体化方面,展现出了全面改革的姿态。在马克龙看来,现在欧洲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太弱、发展太慢、效率太低。欧洲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应对挑战。
在具体建议上,除继续重视欧盟长期关注的就业、移民等领域外,马克龙打算通过对欧盟委员会的制度改革来提高决策的速度。同时,在欧元区改革方面,也表现出了较以往更加明朗的态度,进一步提高欧元区国家经济、财政领域的一体化程度。
马克龙试图通过“多速欧洲”或“核心欧洲”的改革方案,使欧洲一体化在目前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得以推进。同时,通过与德国的紧密合作,使欧洲一体化进程在法德两国合作的框架下,至少可以保证一个稳定的格局。
陈志瑞:马克龙是有法国“大国”情结和雄心的,他振兴欧洲的目的也是为了振兴法国,因为法国只有站在欧洲的肩膀上才能维持大国地位。马克龙的雄心壮志能否成功取决于:法国自身的实力,即能否有效提振经济,能否改革成功,不成功就缺乏说服力和号召力。但更重要的是,与德国的“配合”,在英国确定脱欧后,“重塑欧洲”更仰赖法德合作,法国出主意,德国拿钱。
新华网:近日,默克尔新政府组阁努力终获突破,大联合政府组阁将出炉重现。德国新政府将在未来欧洲事务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田德文:默克尔领导的联盟党与社民党基本确定组成大联合政府,这对欧洲一体化来说是利好消息。德国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领头国家,德国总理默克尔也是推动欧洲一体化的一个重要代表人物。
但由于这次组阁是默克尔与其他党组阁谈判失败的情况下产生的,这会导致默克尔有可能对社民党做出更大让步,行动能力也会较以往更弱一些。
从这个意义上说,与上一任期相比,这一届德国政府里的默克尔,会更少一些强势,不得不更趋向于中庸。
陈志瑞:根据相关程序和两大党团约定,大联合政府即便能够最终走马上任,也要等到3月底前后了。而且,社民党在谈判中还在力促联盟党在移民和医疗保健等问题上作出让步,谈判的最终结果和前景尚难定论。
鉴于欧洲目前在经济、社会和安全等领域都面临严峻挑战,亟需加快变革,所以默克尔领导的新政府如果没有大动作和新举措,则难言成功。而社民党的政策主张如果占上风,则难以在欧盟层面得到更多支持,反而可能加剧内部分歧。总之,寻求政策平衡和共识仍将是德法和欧盟所面临的的棘手问题。
新华网:相对于法德两国近期的新变化,英国继续走在脱欧的路上,预计脱欧后的英国对欧洲的影响将越来越弱化,今后英国还有多大兴趣介入欧洲事务,对欧洲未来能产生多大影响力?
陈志瑞:英国脱欧后对欧洲事务的影响肯定会弱化,但从长远看则又另当别论,因为脱欧后的英国与欧盟都需找到并理顺新的机制安排,特别是在金融、投资和人员流动等方面。寻求合作共赢也是英国与欧洲之间的政治共识。脱欧考验的是英国人的政治决心和智慧。
同时也要注意,在安全合作等领域,英国脱离欧盟,但不会离开欧洲。英国是北约重要成员,尽管法德等国决心加强欧洲防务合作,但维护欧洲安全首先还是要靠北约这一架构。因此,英国仍是一支重要力量。
田德文:英国脱欧后,从欧盟的成员国变为一个欧盟的邻国,进一步直接干预欧洲事务的渠道已经没有了,它的作用主要是以一个具有紧密合作关系的伙伴国身份来产生影响。
新华网:欧洲事务中的角色演变会给中国带来哪些影响?如何应对?
田德文:中国是坚定地支持欧洲一体化的。但欧洲一体化毕竟是欧洲人自己的事情。中国和欧洲的关系肯定也会随着欧洲一体化的发展进行调整,特别是中国和欧盟之间经贸合作结构的变化与调整才是未来决定中欧关系的关键因素。
陈志瑞:目前欧洲尤其是西欧对中国都有点矛盾心理,既关注、期待,又有所担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做好该做的,真诚相待,平等互利。除了政府间安排外,还需关注中欧关系中的民间和社会力量。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市政协委员建议推动出台《重庆市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高质量集聚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22-01-15
- 喷洒消毒剂2.9吨!鹤壁鹤山区对城区公共场所集中消杀2022-01-15
- 大庆两会看检察 | 漫看大庆检察“高光”时刻(一)2022-01-15
- @所有焦作人 坐火车不用再带身份证了2022-01-15
- 从警前VS从警后,一同追忆那段“芳华”!2022-01-15
- 速看!福州这个路段出行有变2022-01-15
- 【长三角日报】绍兴原市委书记马卫光,任杭州市政协党组书记2022-01-15
- 西安市新城区发布关于在外人员返乡有关事项的通告2022-01-15
- 大幅提速!长春中院首次适用二审民事案件独任制审判2022-01-15
- 天津津南检察:“既要抓好防疫,也要办好案件”2022-01-15
- 豫警文苑丨黑夜卡口,藏着最深的爱和最亮的光2022-01-15
- 全省法院实现诉讼费缴退费“线上办” 传统线下缴退费功能为何仍保留?2022-01-15
- 受疫情影响西安部分区县蔬菜滞销,亟需各方助力解决2022-01-15
- 恩施州6个重大交通运输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32亿元2022-01-15
- 【15号用】3岗招聘若干人!45岁以下可报!五险一金+包食宿!2022-01-15
- 国际科技合作助推湖南优势领域提升国际竞争力2022-01-15
- 延安城区新增车位3100个 有效破解停车难2022-01-15
- 鸿星尔克入选2021年“诚信之星”!2022-01-15
- 菏泽农商行新兴支行开展包片行政村信贷产品推介活动2022-01-15
- 巩义市:党员“双报到”进社区 为民服务“不打烊”2022-01-15
- 广东珠海1月15日新报告1例本土确诊病例2022-01-15
- 大降价!阜阳即将启动2022-01-15
- 北京专报丨国家卫健委:天津疫情仍在持续发展,西安疫情进入收尾阶段2022-01-15
- 陕西对符合解除隔离条件人员 落实后续7天居家健康监测措施2022-01-15
- 信阳消防联合多部门 开展应急实战演练2022-01-15
- 城西区:“红色存折”让社区志愿服务更有温度2022-01-15
- 乘动车忘带身份证 可开电子证明2022-01-15
- 陕西组建2400人的省级医疗团队 支援本土确诊病例救治工作2022-01-15
- “德尔塔”与“奥密克戎”,救治有何不同?2022-01-15
- 手拉手共成长 长沙清水塘北辰小学孩子“牵手”湘西娃202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