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焦点!12306回应“高铁站台禁烟”提议被指冷漠 人民网评发声

来源综合人民网评、极目新闻、新民晚报、红星新闻等媒体

8月21日,12306回应“高铁站台禁烟”提议的相关话题引发关注。


(相关资料图)

近日,广州东站因停售泡面一事引发讨论,但网友的关注点很快转向另一个问题——高铁站台吸烟现象。有人表示,相比泡面味,站台的二手烟味更让人难以忍受,建议在站台等候列车处也禁止吸烟。

对此,12306工作人员回应称“高铁车站站台多为露天环境,目前尚无统一禁烟规定,车站通常会设置专门吸烟区和灭烟设施。”回应一经发布,迅速引发网友热议。网友:站台不是公共场合吗?

有人表示,坚决支持高铁站台全面禁烟

也有人认为,全面禁止吸烟操作难度大,不如通过设立吸烟点或者吸烟室,解决露天环境抽烟的问题。

新闻评论:12306回应不该如此冷淡

针对此事,极目新闻发表评论称,这早已不是“个人习惯”问题,而是涉及公众健康的公共议题。

吸烟者固然有权利满足个人需求,但不该以牺牲他人健康为代价。公共服务的管理智慧,恰恰体现在平衡不同群体权益、守护公众利益的能力上。

12306回应看似合法合理,却未能充分考量站台环境的特殊性和公众健康的迫切需求。高铁站台虽然多为露天,但实际环境并非完全敞开,加上大量旅客聚集,空气流通性并不好。当有人吸烟时,二手烟很容易久久不散,周边旅客,尤其是老人、孕妇和儿童,极易被迫吸入,健康受到威胁。

从法律层面看,站台禁烟也并非无据可依。《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均明确规定,公共场所应禁止或限制吸烟,以保护公众健康,尤其是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高铁站台作为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理应纳入禁烟或限烟范围。

高铁站台禁烟,有利于公众健康,有益于社会文明,是合理的诉求,更是值得认真考虑的议题。12306作为铁路服务的重要窗口,应展现出更多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积极回应网友关切,用实际行动展现“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服务宗旨,别只做“法律条文的复读机”,应成为“公众权益的守护者”,让公共服务的进步,从每一次倾听与改变开始。

几名乘客在到站停靠的动车组车门旁边抽烟。图据IC photo

红星评论:呼吁高铁站台禁烟,铁路部门可以有所作为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实施细则》第十八条就明确规定,室外公共场所设置的吸烟区不得位于行人必经的通道上。再比如,一些城市已将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纳入地方控烟条例:深圳在2019年修订控制吸烟条例时,将公交站台、地铁出入口都列入禁烟范围;上海则率先在8个中外游客集中的“网红”地标场所推进室外“游烟”治理。目前,不同高铁车站根据地方规定执行不同标准,比如济南东站采取的是“允许吸烟+引导管理”,以减少对他人的影响。

这些做法都释放出一个清晰信号:公共场所禁烟的标准,应以人流密度和健康风险为界,而不是简单地用“室内”和“室外”来区分。事实上,高铁站台虽设在室外,但候车区人流拥挤、通风不畅,再加上管线与设备密布,无论从健康还是安全角度,禁烟的呼声都合理。

然而,控烟之难,历来如此,困难从来不是不作为的理由。铁路部门完全可以先从倡议和引导做起:像上海那样,在人流密集区域推动禁烟宣传和劝导机制,通过广播、大屏、志愿者和标识等营造“无烟站台”的氛围;或者把“站台禁烟”也写入旅客行为指南。同时,还可以总结并推广已实行控烟的车站经验,逐步推动更多站点跟进。

吸烟自由不得以损害他人健康为代价,铁路部门顺应社会呼声、承担应有责任,本就是题中之义。从这个角度说,让站台空气更清朗一些,铁路部门不能裹足不前。

图片来源:人民网评微博

人民热评:“呼吁高铁站台禁烟”?如何找到最大公约数

从“高铁建议勿食用方便面”,到网友“呼吁高铁站台禁烟”,两次网络讨论暴露出了同一个问题:公共空间内,如何兼顾个人爱好习惯与周围人群的感受,找到最大公约数?很显然,“一刀切”式的方案注定收效甚微。由于涉及不少人的诉求,实际执行中难免会遭遇重重困难,更重要的是,“一刀切”难免会制造群体对立,甚至由此引发矛盾和纷争。

实际上,解决这样的问题并不难,机场内的吸烟室早就给出了“参考答案”。相比起单纯的“管”或“不管”,通过设置“吸烟点”“泡面点”等专属空间,既可以满足特定群体的需求,也可以在不同群体之间设置“缓冲区”。提高服务的精度与温度,就能减少公众的不适感,从而最大限度谋取公约数。涉及公共事务的方方面面,强化服务者意识都是破解难题的最优解。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相关文章

你可能会喜欢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