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报:创新提升 争先向前 多项工作在全省率先推动

滨州市市场监管局

创新提升 争先向前 多项工作在全省率先推动滨州市市场监管工作,一头连着46万市场主体,一头连着400万消费者,与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


【资料图】

党的十八大以来,滨州市市场监管局坚持党建统领,聚焦“强支撑”“守底线”“拉高线”“优环境”重点工作,创新提升、争先向前,各项重点工作顺利完成并取得明显成效,多项工作在全省率先推动。

这是一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

2022年1—11月,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7万户,同比增长11.49%。截至11月,全市实有市场主体46.42万户,同比增长7.11%。其中企业15.6万户、个体工商户29.52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3万户,实有市场主体数比2012年末(10.14万户)净增超36万户。

回望刚刚走过的2022年,代表山东参加第二届全国市场监管系统执法办案电子数据取证大比武,取得全国团体第三名的优异成绩;1—9月全国12315平台举报立案处置率全省第一名;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分层分级包保工作得到省食药安委表扬……滨州市市场监管人不懈努力,交出了一张亮眼的成绩单。

□董乃榛 谢茹茹

夯实“三大支撑”

全面提升市场监管效能

面对全程全域、全生命周期的大市场,滨州市市场监管局实施量大面广、统一高效的大监管,提供了发展为先、质量至上的大服务。

夯实“党建统领”支撑。推行全过程党建和党支部扁平化管理,模范机关市县联动创建。“党建+网格”工作模式,探索基层所所长兼任镇街两新综合党委副书记,推行“双向任职、融合推进”,个体私营企业党组织实现应建尽建;全省首家成立市级外卖行业单位党委,外卖送餐行业党委市县全覆盖。

夯实“智慧监管”支撑。市场监管系统执法办案电子数据取证全省领先,制定执法办案电子数据取证规范,成为全国首批两个试点之一;代表山东参加第二届全国市场监管系统执法办案电子数据取证大比武,取得全国团体第三名的优异成绩。启动滨州“智慧食安”数智指挥服务平台建设。

夯实“信用监管”支撑。实行“信用+风险分类+双随机”监管,推行企业年报精细化和多报合一,企业年报率列全省第3位;出台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实施意见,“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完成率100%,高风险企业覆盖率100%,部门内部和部门联合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应用率均达100%。

守牢“五大安全”

构筑安全发展坚实屏障

过去的一年,滨州市市场监管局聚焦民生关切,筑牢疫情防控、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工业产品安全五大安全底线,护航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让群众买得放心、用得放心、吃得放心。

食品安全“全链监管”。建立健全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分层分级包保工作机制,全链条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打造“清洁工厂”标杆企业100家;2家农批市场全部使用“山东菜场”追溯系统,28家农批(农贸)市场快检能力全部达标;“5+2”课后延时服务环节用餐安全全部纳入监管,大中型餐饮企业和学校食堂“明厨亮灶”100%。“抽检+监管+执法”联动,开展“你点我检”和食用农产品夜间专项抽检,“守查保”和“铁拳执法 食安滨州”专项行动,全市食品安全抽检超2万批次。

药品安全“全程监管”。实施药品监管能力提升“721”工程,以市政府名义出台全市药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药品监管纳入全市社会综治大网格;全过程加强药品安全监管,开展药品质量提升行动,对4549家药品经营使用单位开展全覆盖检查。市级药品抽检超450批次,不合格药品核查处置率100%。创新药品网络销售监管,整合内部监管资源构建系统“内网”,与工信、公安协作建立联动“外网”,电子取证固定违法证据,形成“两网一证”监管执法模式。

特种设备“安全运行”。建立定期检验“服务+监管”机制,预警设备报检工作保持全省首位,全市特种设备定期检验率100%,2916条(4743.3千米)燃气压力管道全部完成法定检验,公众聚集场所在用电梯投保率100%,确保零事故。“异地互查、专家排查、明察暗访”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共排查治理城镇燃气、长输油气管道、起重机械等隐患2889个,查处特种设备违法案件155个。提升检验保障能力,启用“滨州特检智慧检验云平台”,与中国特检院续签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研发应用基于AR技术的压力容器检验机器人。

工业产品“质量稳定”。工业产品生产流通一体化监管,应用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系统,全市监管对象排查率达97.41%。制定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录,覆盖面同比扩大15%,对58种重点产品开展监督抽检786批次。开展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行动,抽检儿童、学生用品120批次,校服463批次。加油站全覆盖抽检,已检油品合格率99.9%,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意见第33个问题整改通过现场复核。未发生区域性、系统性产品质量事件。

拉升“三条高线”

主动服务高质量发展

全力助企纾困解难,多管齐下保住“青山”,2022年,滨州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盘更稳了,滨州市市场监管局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新增发明专利授权836件,同比增长21.4%;全市有效发明专利达3872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9.85件;培育市级核心技术专利群16个,实施省、市专利导航项目12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实现零突破,“西王食品”入围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持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新增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件,驰名商标1件,获批省级知识产权保护示范项目5个。“沾化冬枣”入选国家首批地理标志运用促进重点指导名录,列入“全国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经典案例”。全省率先制定商业秘密保护市级地方标准,成为山东首批省级创新试点单位。

标准化创新引领。推进全域标准化创新发展,全省率先出台推进全域标准化创新发展政策文件,产业链标准化试点、创建标准化创新发展区域品牌纳入省政府推进标准化创新发展实施意见。新立项国际标准2项,制定发布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88项,同比增长22%;5项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通过考核评估,国家和省级标准化试点数量列全省第3位。企业对标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连续三年在全国185个城市中保持在第4位。产业链标准化试点建设初见成效,651项标准贯通全铝生命周期完整的闭环式产业链。

质量品牌联动提升。完善质量基础设施,实施市检验检测中心“中心+公司”改革,滨智享(山东)有限公司注册运行,打造“滨智享”NQI+服务云平台,提供检验检测、计量标准、认证认可、知识产权等“一站式”科创服务。启动质量强县创建,在全省率先出台“质量强县”100万元奖励政策。深化高端品牌创建,9家企业上榜第一批“好品山东”品牌,新增高端品牌培育企业14家;16家企业荣登“2022中国品牌价值评价榜单”,品牌价值达815.55亿元,同比增长58%。

创优“三大环境”

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

着力深化公平竞争,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这一年,滨州统一大市场建设脚步更快了。

创优“滨周到”营商环境。“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规范市场主体登记管理。制定出台应对疫情“温情助企”12条措施、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29条举措等一系列助企纾困措施,建立市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联席会议机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落实资金37.1亿元,居全省第2位;股权出质助企融资521.5亿元,政银合作助企贷款32.99亿元;惠企奖补资金达2162万元。截至11月,全市实有市场主体46.42万户,同比增长7.11%,增幅居全省第5位;1—11月,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7万余户,同比增长11.49%,增幅居全省第2位。

创优“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公平竞争审查市县全覆盖,省内率先开展供水、供电、供气、供暖领域公用企业涉嫌垄断行为专项整治。深入推进涉企收费规范治理,督促退还企业181.39万元。严格执法办案,扎实开展“铁拳”等执法行动,全市系统共查办案件1.08万件,同比增长16.8%,形成有力震慑。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和服务型执法,对125种轻微违法行为首错免罚,不予处罚数额超101.56万元;开展市场监管行政执法延伸后续服务,服务市场主体640家,帮助解决问题978项。

创优“安全放心”消费环境。深入开展放心消费创建,全市放心消费示范单位达7000家,新增线下购物无理由退货单位超1.6万家,居全省前列。积极构建“消费维权大格局”,市县两级全部完成消协换届,组建成立消费维权律师团,新增消费维权服务站53个,创建市级消费教育基地10个,发展ODR企业630家。投诉举报24小时快速回应、办结率100%,共办结投诉举报38344件,挽回经济损失477余万元,群众消费更加放心舒心。

征程风正劲,扬帆再起航。滨州市市场监管局将践行“人民至上”理念,坚持“创新提升、争先向前、担当作为、勇争一流”工作要求,锚定目标、笃行实干,全方位提高市场监管工作整体水平,用心用情用力助企纾困、为民守安,展现“走在前”的担当,亮出“开新局”的样子,为更高水平富强滨州建设贡献市场监管力量。

深入商超进行检查

深入药店开展检查

滨州市市场监管局检验检测中心建立“滨智享”NQI+服务云平台“设备共享”模块

全力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运行

开展化妆品“线上净网线下清源”专项行动

关键词: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相关文章

你可能会喜欢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