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观察:辽中:践行“两邻”理念 打造让百姓满意的和谐家园

“没有货架也没有实体商品,经营的都是法律服务产品,开设人民调解、律师咨询、企业服务、法律援助、公证服务五个‘专柜’。社区工作人员、律师担任专柜‘服务员’,社区党总支书记担任‘店长’,司法所所长担任‘区域经理’,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法律知识宣传、矛盾纠纷调解等服务。”沈阳市辽中区蒲西街道兴工社区党总支书记兼居委会主任倪超影一边帮助居民登记诉求,一边向记者介绍“法治超市”的情况。

7月1日,沈阳市首家社区“法治超市”在辽中区蒲西街道兴工社区揭牌开业。作为创新性公共法律服务模式,“法治超市”开在社区里,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解决自己的烦心事,实现了公共法律服务从“最多跑一次”到“就近跑”,居民们纷纷为辽中区基层治理的新变化点赞。

“小邻和睦,大邻和谐”——辽中区围绕建设全国城乡基层治理现代化标杆城市总目标,加强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凝聚多元共治基层治理合力,发挥社区社会组织构筑邻里美好生活的积极作用,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深入践行“两邻”理念,让基层社会治理更有深度、更有温度、更有力度。


(资料图片)

以党建引领为抓手 切实解决百姓急难愁盼

依托党建聚邻,辽中区强化“社区党建+网格化”基层治理新模式,推进基层治理重心下移,从而健全完善组织体系。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院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体系,促进党员最大程度融入基层治理体系。

为切实做到“问百姓所想,解百姓所急;问百姓所需,解百姓所求;问百姓所愁,解百姓所忧”,辽中区“两邻”办制定了“两邻”工作任务分解表和季度任务推进表,同时设立镇(街道)、社区“两邻”英雄榜,对完成情况进行汇总、排名,按月更新、通报,同时将考核结果纳入年终绩效考评和社区星级评定,不断激发基层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确保“两邻”理念在百姓中走深走实。

以“三长”联动、“五员”助力为抓手,辽中区构建了以小区为基本单元,点长及专班成员实名制的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日常管理工作体系。目前,全区已有159名社区工作者担任小区点长,159名区级下沉干部担任应急点长,会同老党员、老劳模等荣誉点长及专班其他成员860人“零距离”服务居民,提升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

为进一步丰富载体功能,提升惠民利民服务力,辽中区还创新开展“三问三解”活动。全区发放“三问三解”调查问卷9千余份,充分了解百姓关注的急难问题。

激活多元力量 全面推进“五社联动”

“这个是洗衣液礼盒的兑奖分值,茶具兑奖分值是80分,爱心签贴在左边,按照分值多少再把用品位置调整一下……”今年8月,辽中区蒲西街道兴工社区“七彩”志愿服务队“积分超市”正式营业,改变了以往志愿者单向服务的传统,让助人者受益,从而更大地调动居民的积极性。

“七彩”志愿服务队是兴工社区深入践行“两邻”理念,构建以社区党总支为核心,以居民群众为主体,各类组织为主要服务载体的“一核多元、共建共治共享”志愿服务队伍。兴工社区按照精神文明建设、宣传防疫政策、谨防电信诈骗、环境设施维护、便民利民服务等六大类别细化积分项目,以社区居民管理积分册、“爱心存折”为载体,明确积分奖励兑换细则。

“我们用积分的方式对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和综合表现进行全方位量化,激发了党员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热情。”辽中区蒲西街道兴工社区党总支书记兼居委会主任倪超影表示,“积分超市”的成立,盘活了社区党员和居民力量参与社区建设,全方位提高社区基层治理水平和服务能力,着力提升辖区居民的幸福指数。

不仅在兴工社区,辽中区各镇(街道)、村(社区)积极联动社会各方资源和力量,不断探索“五社联动”新思路。风华歌舞团是蒲西街道育才社区一个由20多名团员组成的、平均年龄超过60岁的社会团体,专为敬老院、孤儿院、环卫工、农民工等群体义务演出,育才社区携风华歌舞团及居民志愿者义务奉献、扶贫帮困、助残助学;光明社区以公益创投项目为载体,与沈阳蓝朵公益组织联合推出“壹基金暖心包计划”,创办壹基金儿童服务站;社区组建的专业社会志愿服务队伍,积极开展红色讲堂、学雷锋活动、亲子活动、阅读辅导等课程30多场,近百名老人、儿童参与到了社区组织的活动中来……

辽中区积极推动多元力量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全力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进一步营造辖区居民家庭和睦,小区居民互帮互助,融洽邻里亲情的良好氛围。

走好“产业路”,壮大村域经济

静谧舒适的村庄、错落有致的房舍、干净宽阔的道路、勤劳朴实的村民……走进辽中区刘二堡镇皮家堡村,处处洋溢着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可喜变化。

位于沈阳西部辽中北部的皮家堡村,全村占地7.31平方公里。乌杨公路贯穿村内,形成南菜北果农业设施产业格局。近年来,结合本地的产业优势和资源特点,皮家堡村党总支积极探索新模式壮大集体经济,因地制宜培育壮大以葡萄种植业为首的优势特色产业。

据皮家堡村党总支书记刘同金介绍,依托优质的地理位置,皮家堡村党总支带领村民发展冷棚葡萄种植业,通过更新换代、科学改良,对葡萄产业进行升级,种植模式由传统的“单打独斗”发展到现在的精品葡萄农场。截至目前,村内有近2000亩“着色香”葡萄采摘基地,产量已占领东三省一定市场份额。

以往,村内集体经济差,聚不了人气、富不了乡亲、没有示范引领作用。皮家堡村党总支积极探索“党总支+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依托本土优势,创建蒲水香韵农业产业专业合作社,将创业产业发展思路、扩大农民增收作为发展定位,为全村群众提供农产品收购、农业生产资料统一采购、农业信息咨询,组织群众发展现代化设施农业。现在,村集体经济迅速壮大,村民收入得到了提升。

辽中区遵循“以小邻兴大邻,以产业兴经济”原则,做大做强“产业兴邻”工程,努力壮大村域经济。茨榆坨街道后边外村两年前还是管理软弱涣散的“后进村”,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抓基础强产业,增强村集体致富带富能力,一跃成为乡风民俗和谐稳定的“美丽示范村”。后边外村将“两邻”理念融入村域经济发展,成立木材加工、纺织等30余家企业,大大激活了村内的劳动力市场。村党组织还带头创办沈阳市后边外喜稻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探索农业共生发展新模式下的新举措,大力发展“稻蟹”共生的综合种养模式,成功将经验一传十、十传百,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辽中区深入践行“两邻”理念,从百姓最关心的现实问题着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抓好为民服务,着眼于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现如今,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两邻”理念已经在辽中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关键词: 和谐家园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相关文章

你可能会喜欢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