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以“人与自然——迈向21世纪”为主题的世界园艺博览会在昆明成功举办。自此,世博园成为了本地旅游的一张名片,云南开始步入全世界的视野中,昆明这座城市也展现出难得的高光身影。
时过境迁,20年的时间过去,世博园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不可避免地出现“老化”问题。当世博会的风采逐渐褪去,“后世博”时代世博片区该走向何处,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从“后世博”到“新世博”
如何将“后世博” 转变为“新世博”?“新世博”又该如何传承与升级区域所原有的积累?这些问题摆到了昆明世博园最大股东——华侨城的面前。
实际上,早在数年前,华侨城集团便已有了相关世博园提升改造计划,并为此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
2016年,华侨城入股世博旅游城后,将世博园的提升改造提上了议事日程;
2018年,华侨城集团将昆明世博园改造提升作为当年整个“云南年”的重点项目,并邀请了业内专家为世博园转型献策,全力助推昆明世博园改造提升;
到2019年,“昆明世博园改造提升项目”建设启动仪式在世博园内的中国馆前广场举行,宣告着世博园改造工程正式启航。
2019年的昆明世博园改造提升项目建设启动仪式宣告了世博园改造工程正式启动
按照相关规划方案,华侨城集团将以“融园入城、连片综合”作为昆明世博园改造提升的核心策略,力争三年内初步完成“新世博”改造提升,五年内把昆明世博园打造成中国西南文旅融合和全域旅游的新地标。
从“后世博”到“新世博”的转变,第一步已经迈出。而大众最期待的,无疑是未来的“新世博”将会呈现怎样的面貌。
树立一个全域旅游新地标
据了解,未来的整个“新世博”,将以都市文化中央区板块、世博欢乐活力区板块、自然智慧健康谷三大板块来协同呈现。
改造提升后的世博园(效果图)
这其中,都市文化中央区板块包括了门户区文化商业综合体、滨湖景观街区、“世博记忆”文化展示、生态艺术中心、庆典广场以及花园大道;世博欢乐活动区板块则将包括主题乐园、南亚春天小镇等;而自然智慧健康谷板块,则会重点突显世博森林的自然生态优势,发展大健康产业,面向全域创建“健康生活目的地”以及“国家级大健康示范”。
不难发现,新的世博园所呈现出的,将是相较以往更为全面丰富的业态,更多样化的产业衔接,以及更贴近当下文旅、休闲、娱乐等需求的模式形态。这种全方位的提升,正使世博园摆脱过去的固有形象,与城市生活产生更多的交集互动。
实际上,按照“融园入城、连片综合”的策略来看,未来世博园的一大特征便是其将取消门票,向所有人敞开大门。不仅物理上的围墙将被打通,从形态与运营方式上,新世博也将完全融入昆明城区,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新世博园的核心区景观(效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