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憬瑜:人工智能助力教育精准扶贫攻坚战

扶贫必扶智,根本在于教育

“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2014年9月9日,第3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国培计划(2014)”北京师范大学贵州研修班参训教师的回信中如此表达对扶贫工作的战略思考。

“治愚”和“扶智”,根本就是发展教育。相对于经济扶贫、政策扶贫、项目扶贫等,“教育扶贫”直指导致贫穷落后的根源,牵住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牛鼻子”。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就是扶贫攻坚战中的最短板,扶贫攻坚就是要克服教育这块“短板”。

精准扶贫缓解教育落后面貌

当前,我国各地教育事业发展还很不均衡,在中西部农村地区,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其教育发展十分滞后,教学条件、教学水平与东部地区存在较大差距。造成其教育贫困的原因,既有客观上教育条件或资源的匮乏,也有主观上教育观念的落后。

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保障每个孩子的教育权益,尤其确保贫困地区的孩子、留守儿童不辍学、上好学成为推进教育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而精准、高质量的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和提升贫困群众造血能力的重要抓手。

王憬瑜董事长: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

“教育扶贫的根本渠道是在于帮助教育贫困地区找到脱贫的路径,而找到脱贫的路径,除了要提供必要资源、完善基础设施,更重要的是‘授人以渔’——帮其改变落后的教育模式和观念,借助技术和管理手段找准教育贫困点,进而实施精准扶贫。比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深入到教学核心地带,从根本上解决教学水平落后、教学资源匮乏等问题。”王憬瑜董事长在某行业会议上表达了对教育扶贫的理解。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相关文章

你可能会喜欢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