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君安证券新财富携手彭博举办“中国利率衍生品和信用衍生品市场研讨会”
国泰君安证券携手彭博举办的“中国利率衍生品和信用衍生品市场研讨会”于2017年11月15日在上海圆满落幕。来自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上海清算所、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相关领导和业务主管、境内外的衍生品专家以及200多位银行、保险、证券公司、基金公司、资产管理公司、信用增进公司、工商企业的嘉宾莅临本次研讨会。

        近期,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利率市场化持续推进的情况下,固定收益市场收益率出现了一定的波动,且债券市场出现了部分企业违约的现象,市场参与者面临的利率风险和信用风险逐步上升。境内外的研究和实践表明,合理使用利率衍生品和信用衍生品,有助于市场参与者有效管理上述风险,提高市场稳定性。在此背景下,国泰君安证券和彭博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和与会专家、嘉宾一道,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角度出发,就利率衍生品和信用衍生品在风险管理领域的应用进行研究和交流,为上述业务在中国市场的推进贡献绵薄之力。

研讨会主持人:国泰君安证券 李卿女士, 彭博 宋了萌女士研讨会主持人:国泰君安证券 李卿女士, 彭博 宋了萌女士

        研讨会在9点正式开始,国泰君安证券交易投资业务委员会总裁兼固定收益证券部总经理罗东原先生、上海清算所首席风险官陈光先生、彭博中国副总裁吴美琪女士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开幕致辞。

罗东原先生 国泰君安证券 交易投资业务委员会总裁兼固定收益证券部总经理罗东原先生 国泰君安证券 交易投资业务委员会总裁兼固定收益证券部总经理

 

陈光先生 上海清算所 首席风险官陈光先生 上海清算所 首席风险官

 

吴美琪女士 彭博中国副总裁吴美琪女士 彭博中国副总裁

        在上午随后展开的研讨会环节,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交易规范部高级主管刘胤先生,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市场二部总经理助理卢向前博士,彭博债券市场专家Nick Michalski先生和国泰君安证券固定收益证券部董事总经理王焕舟先生分别发表了主题演讲。

 

刘胤先生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 交易规范部高级主管刘胤先生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 交易规范部高级主管

        刘胤先生发表了题为“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自律管理和产品创新”的主题演讲。他表示,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际市场针对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进行了全面的监管改革,包括推进合约标准化、在交易所或电子平台交易、集中清算以及建立交易信息报告库等。近年来,国内市场借鉴国际相关经验,结合中国市场特点,推出了《NAFMII主协议》,为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打造更规范的发展平台。中国境内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有效支持了市场的快速发展。随后,刘胤先生又以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为例,简单介绍了协会近年来主要的产品创新情况。新版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推出,对市场参与者有效管理信用风险提供了更加有效的工具,这也有利于市场的稳定发展。

卢向前先生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 市场二部总经理助理卢向前先生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 市场二部总经理助理

        卢向前先生发表了题为“银行间利率和信用衍生品市场”的主题演讲。他表示,过去几年来,银行间市场推出了丰富的利率衍生品和信用衍生品品种,且市场参与者范围不断扩大。除了传统的金融机构外,非法人产品也开始逐步进入利率互换市场,且交投日益活跃。他以非法人产品的风险管理需求为例展开了讲解,非法人产品一般具有以下5个特点:(1)偏向流动性好的品种;(2)单笔交易量大,交易对手集中;(3)成交集中在利率上行区间;(4)双边清算为主,集中清算趋势明显;(5)冲销动力大。此外,非法人产品对交易还具有保证金、冲销、价格等方面的需求。

Nick Michalski先生 彭博 债券市场专家Nick Michalski先生 彭博 债券市场专家

        Nick Michalski先生发表了题为“2017海外信用衍生品市场经验分享和风险管理策略构建”的主题演讲。他表示,虽然在金融危机后,以信用违约互换为代表的信用衍生品的体量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仍对市场机构管理信用风险起着重要的作用。此外,CDS指数相比单名CDS具有流动性好、风险分散化、标准化等方面的优势。因此,建议中国市场早日开始对CDS指数的研发工作。

王焕舟先生 国泰君安证券 固定收益证券部董事总经理王焕舟先生 国泰君安证券 固定收益证券部董事总经理

 

        王焕舟先生发表了题为“信用衍生品在中国市场的需求和应用研究”的主题演讲。他表示,中国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有较为庞大的现货市场和多样化的投资者分布作为支撑,并且已经具备较为完善且和国际标准对接的法律体系。中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和巴塞尔协议一脉相承,均认可符合条件的信用违约互换(CDS)作为合格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且对CDS等衍生品的风险计量进行了较为详尽和完备的规定,通过CDS进行信用风险缓释已具备初步的合规基础。银行间市场新版的CDS已基本和国际标准接轨,属于重大的突破性创新。从功能方面分析,CDS具备对冲和分散信用风险、价格发现、资本缓释、授信管理和提升市场效率等作用。合理使用信用衍生品对加强固定收益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风险管理和风险分析体系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

        在下午的研讨会环节中,上海清算所产品开发部利率衍生品业务主管蒋辰铭先生、信用衍生品业务主管蔡悦女士、国泰君安证券固定收益证券部董事总经理王焕舟先生、彭博债券市场专家李琦女士和国泰君安证券资产托管部赵亚楠女士分别发表了主题演讲。

蒋辰铭先生 上海清算所 产品开发部利率衍生品业务主管蒋辰铭先生 上海清算所 产品开发部利率衍生品业务主管

 

        蒋辰铭先生发表了题为“利率互换集中清算业务介绍”的主题演讲。在演讲中他表示,银行间市场集中清算具有以下三大优势:(1)释放授信,活跃交易;(2)净额结算,节约成本;(3)风险管理,担保交收。参与主体方面,利率互换市场的参与主体主要包括金融机构、非法人主体以及非金融机构。业务创新方面,上海清算所推出了中长期利率互换集中清算服务,以此来进一步满足市场对冲利率风险的需求,完善利率互换曲线;蒋辰铭先生同时分享了国际市场上合约压缩服务的通行做法和方式,从国际经验来看,合约压缩是对集中清算业务的有效补充,可以协助市场参与者更好地进行合约管理,释放授信,减少资本计提。

蔡悦女士 上海清算所 产品开发部信用衍生品业务主管蔡悦女士 上海清算所 产品开发部信用衍生品业务主管

        蔡悦女士发表了“信用违约互换清算业务介绍”的主题演讲。她表示,金融危机后,国际市场加强了对场外金融衍生品的监管,规定标准化合约应当进行强制集中清算,对于非集中清算的合约则须用更高的资本充足要求以控制风险。信用违约互换作为一种合格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能够缓释风险资本、降低债务集中度、管理内部授信、对冲和分散信用风险、提升发债效率、降低内部融资成本。业务方面,上海清算所已推出信用违约互换的双边清算服务,并将在未来推出信用违约互换的集中清算服务,降低清算结算风险和交易对手风险、提升市场清算结算效率、切实防范系统性风险。

 

王焕舟先生 国泰君安证券 固定收益证券部董事总经理王焕舟先生 国泰君安证券 固定收益证券部董事总经理

 

        王焕舟先生发表了题为“利率衍生品在中国市场的需求和应用研究”的主题演讲。他表示,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2017年预计全年成交13万亿元人民币名义本金。合理使用利率互换,有助于市场参与者有效管理利率风险,提升市场稳定性。以一般工商企业为例,若在合适的时点配置利率互换,有助于企业固定或降低财务成本。《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的修订,也对企业使用利率互换进行利率风险管理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此会计准则下,量化的套期有效性被经济关系取代,企业可以使用利率互换进行公允价值套期或现金流量套期,平滑现货和衍生品组合的价值波动。此外,对于基金公司等非法人产品管理主体,使用利率互换可以对投资组合进行有效的风险对冲,降低投资组合的业绩波动。

李琦女士 彭博 债券市场专家李琦女士 彭博 债券市场专家

 

        李琦女士发表了题为“通过全方位利率衍生品解决方案制订投资组合风险管理策略”的主题演讲。她表示,利率互换作为一种利率衍生品,与国债收益率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并且在大趋势上有一定的领先性。随后,她通过几个案例,证明了合理使用利率互换,能够较好地对冲利率风险,锁定资金成本,实现套期保值的效果。

赵亚楠女士 国泰君安证券 资产托管部董事赵亚楠女士 国泰君安证券 资产托管部董事

 

        赵亚楠女士发表了题为“一站式托管外包服务,优化衍生品投资体验”的主题演讲。她表示,近年来,资产管理业务发展上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产品形态和策略也向更广泛领域延伸触角,基金等非银金融机构成为场外衍生品市场新参与者。国泰君安证券作为资产托管和运营外包服务机构,已为多家活跃于场外衍生品市场的对冲基金提供运营支持,并致力于为各类从事衍生品交易的机构客户提供包括信息资讯、估值、产品设计、绩效分析和报表定制等一站式服务,以优化机构投资者衍生品投资体验。

        研讨会的最后是“中国利率衍生品和信用衍生品市场展望”的主题论坛环节。花旗银行大中华区交易主管、董事总经理尤炯先生、浙商基金总经理助理叶予璋先生、上海国际货币经纪公司副总经理陈力峰先生、中国银行(香港)高级交易员关亮先生、丰收投资(香港)投资组合经理匡正先生和彭博债券市场专家王一丹女士等六位境内外资深专家出席了本次主题论坛。

“中国利率衍生品和信用衍生品市场展望”主题论坛“中国利率衍生品和信用衍生品市场展望”主题论坛

        论坛上,六位嘉宾各抒己见,现场讨论热烈。比较一致的共识是,随着供给侧改革和房地产市场稳步去库存的推进,去杠杆初见成效,中国经济韧性逐步增加。全球市场经历了多年低利率环境后,可能进行稳步的货币政策调整。在某一时刻,收益率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震荡,这也是结构调整的正常现象。合理使用衍生工具,可以起到减震器的作用,这也是市场参与者进行风险管理的需要。嘉宾们普遍认为,以人民币利率互换为代表的中国利率衍生品市场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经相对成熟。而中国信用衍生品市场刚刚起步,需要一定时间进行建设,目前的监管体制已经较为成熟并与国际标准进行了一定的衔接,市场参与者的衍生品投资管理经验逐步丰富,这都为信用衍生品市场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展望未来,合约标准化和做市商体系建设等手段将有助于市场的下一步发展。

 

会场精彩瞬间会场精彩瞬间

 

        梳理本次研讨会各位专家的观点,可以看出以下的部分共识:

        中国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在经历了高速的发展后,在未来可能进入一段平稳发展的时期。在宏观经济面临转轨的过程中,某些风险可能阶段性出现。合理使用以IRS为代表的利率衍生品及以CDS为代表的信用衍生品,对金融机构及非金融机构有效管理相关风险、实现风险合理配置、完善风险分散分担机制具备较大的价值,也是响应十九大提出的“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一种有益实践。探索和发展衍生工具市场,对熨平周期性波动、提高市场流动性,巩固经济发展质量和提升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目前中国监管环境逐步成熟,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内控体系和市场化经营能力明显提高,这些因素也为衍生工具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来,衍生工具市场必将迎来更规范和更有效的发展,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带来新的成功案例。

 

会后合影会后合影

关键词: 生品 君安 国泰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相关文章

你可能会喜欢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