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养老保险制度会有重大调整。”善林金融从11月1日人社部召开的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中得到了这一消息。
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人口抚养比持续下降等问题,国家正在加快研究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措施,先实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在全国范围发挥养老保险互助共济作用。
善林金融注意到,老龄人口增加,社会养老压力趋紧,截止2016年年底,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突破了2.3亿,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突破1.5亿,占总人口比重已经达到10.8%。
鉴于严峻的养老形式,“共济”开始走上前台。善林金融分析,这一制度设计的核心理念是,用调节的手法,保障全体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基本养老保底可以仰仗全社会,优质养老则将更多需要依靠个体。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补充,商业养老保险正迅速崛起,而且,灵活多变的商业保险也推动着养老模式变革。个人购买商业保险的独立养老时代日渐来临。
善林金融介绍,中国养老保障制度,由基本社会保障体系、企业年金和商业保险构成。作为养老保障体系基础,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口10亿,覆盖率超过90%。自建立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制度以来,发放水平长期维持在55元/月,直至2015年,这一标准上调到最低70元/月;欧美国家基本养老金的替代率平均在42%,另外的58%则依靠企业年金和商业养老金,中国个人商业养老保险的替代率水平则不足1%。
但是,全国各省的养老金资金存在地区不平衡的现象。因此,由于人口结构和人口的流动导致的抚养比差异过大带来的养老保险负担,推行中央调剂制度调剂余缺,科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发挥养老保险互助共济作用。这意味着社会养老保险机制基本保障功能,进一步得到保障。随着国家进入“老龄社会”,未来老年群体对于养老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而当“养儿防老”逐渐转变为“独立养老”,未来的老年群体通过商业保险为有品质的老年生活提供更多资金助力。
善林金融认为,商业保险在帮助国人应对养老问题上的作用,也得到了国家的肯定。今年年中,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2017年年底之前,将启动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税延养老险有望撬动每年千亿元级的增量保费。
善林金融分析,商业保险越来越成为优质养老的主流模式。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转需!西安这些区发布在外人员返乡最新通告2022-01-16
- 仙霞新村街道2021年“加梯”任务超额完成!2022-01-16
- 镇江人注意!今年打酱油有变2022-01-16
- 招商银行兰州分行心系扶贫一线 赴草地村开展节前慰问2022-01-16
- 【声音】亳州丨蒋占阳代表:“送法进农村”让法治精神生根发芽2022-01-16
- 咸阳恢复新冠疫苗接种!这些路段暂时进行交通管制!2022-01-16
- 2022春运高速出行指南!通过尤溪这些路段要注意2022-01-16
- 沾益区菱角乡时刻绷紧森林防火弦 打好森林防火攻坚战2022-01-16
- 腊山派出所反诈宣传进社区2022-01-16
- 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加快推动复工复产进度2022-01-16
- 商丘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平台街道办事处:战疫“心”力量,青春我担当2022-01-16
- 奥密克戎毒性如何?要打第四针吗?31个省区市最新返乡政策2022-01-16
- 葛慧君因工作需要请辞十二届浙江省政协主席职务2022-01-16
- 水稻乡督导连霍高速交通健康检测服务点防疫工作2022-01-16
- 60余种年宵花任您挑!青岛市第三届年宵花节盛大启幕2022-01-16
- 符合条件的从业人员第一时间返岗作业 邮件快递服务逐渐恢复正常2022-01-16
- 保障节前船渡安全 守护群众平安回家2022-01-16
- 《河北法制报》刊发滦州检察:开讲“寒假安全新年第一课”2022-01-16
- 除夕火车票明起开抢!12306可查防疫新政,乘车忘带身份证怎么办?2022-01-16
- 阳春市公安机关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集中宣传活动2022-01-16
- 促发展、保安全!南西街道部署开展这个专项行动→2022-01-16
- 上海龙华医院总院完成筛查工作,今起恢复门急诊医疗服务2022-01-16
- 《武威年鉴(2020)》获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特等奖2022-01-16
- 着力打造传播赣州红色文化数字平台2022-01-16
- 苏州共享单车停放新规来了2022-01-16
- 海南省总工会与邮储银行海南省分行举行金融普惠服务战略合作签约仪式2022-01-16
- 战“疫”有我!硬刚奥密克戎,天津体育人在行动2022-01-16
- 春节期间,平潭有哪些易堵、危险路段?快来看看……2022-01-16
- 全省唯一!长治市交通运输局获交通运输部表扬2022-01-16
- 立体交通激发发展新动能——长沙2021年度经济发展报告(四)202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