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理论发展迎新境界 唐小僧积极布局

普惠金融在中国发展已久,正在超越原有金融范畴。当前,如何将金融服务有效嵌入实体,并助力经济转型成为金融机构及互联网金融企业的重要命题。而嫁接了传统金融与IT技术的双重基因的新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唐小僧对于发展普惠金融有着先天的优势。

2005年,联合国首次提出普惠金融概念。2015年国务院发布《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报告,中国普惠金融的发展逐渐由战略落实到实践。2016年的杭州G20峰会上,《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发布,则标志着普惠金融的全球实践正式进入数字化阶段。新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唐小僧通过大数据和风控技术的结合完成风险管理与风险定价,有效降低欺诈和信用风险,使得利用金融科技帮助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发布的《2017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报告》指出,普惠金融的真正目的不是仅仅提供贷款、提供融资,而是通过金融去挖掘或开发出“中小微弱”的潜在能力,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也为市场参与机构提出更综合性的要求——不但要有全局性的发展思路,也要有综合性“全周期”的业务布局。

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渗透,一批瞄准普惠市场的新金融参与者在近十年中已有巨大飞跃——从提供基础信贷支持,到围绕需求输出综合性的金融服务,最终通过能力建设改变了普惠群体的金融获得水平和整体生活面貌。唐小僧等众多新金融企业也正是在传统金融难以触及的领域发挥着信息中介的作用,为普惠金融的发展助力。

利用数字手段最终实现服务小微群体的能力提升是新金融机构与企业在普惠金融实践上区别于传统的关键。唐小僧等新金融信息服务平台作为传统金融机构的补充,在完善金融体系,提高金融效率,弥补小微企业融资缺口,缓解小微企业、三农融资难以及满足个人投资需求等方面一直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通过数字金融共享、便捷、安全、低成本、低门槛的优势,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技术,新金融机构与企业构建起基于数据的风险控制体系,全面提升了金融的风险控制能力,同时也很好地诠释了金融科技的初衷和目标,让更多人共享普惠金融的“雨露甘霖”。

关键词: 普惠 布局 境界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相关文章

你可能会喜欢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