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文化吓跑韩国女主播 善林金融:请多考虑他人感受

近日,韩国网络女主播崔瑟琪在微博发表长文称,虽然很喜欢在中国做直播,但因无法适应中国的“酒桌文化”,所以不会再续约。这让人难免想到,在中国的确很重视酒桌文化,因为办事吃饭是常事,常言道“无酒不成席”,但这样的饭局往往又是不好应付的,里面不仅耐人寻味的学问,甚至还有不可言喻的潜规则,这也许是中外文化的不同所在吧。

可以说,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人来说,酒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它体现在社会政治生活、文学艺术乃至人的人生态度、审美情趣等诸多方面。在这个意义上讲,饮酒不是就饮酒而饮酒,它也是在饮文化,甚至还有不少人将酒文化扩展到餐桌礼仪。

中国人很少在日常用饭时喝酒,但酒在请客招待宴席上则担当重要的角色。为了表示尊重对方及彼此友谊,在宴会开始时主人必先向客人祝酒,这时客人的饮酒兴致便油然而生,对于女性而言,如果不胜酒力可以饮料或茶水代替,这样才礼数周到,切不可给人家灌酒,直到灌醉为止,因为,喝好并不等于是喝醉。若对方不想饮酒,就应点到而止,以免出现尴尬的场面。

虽然说酒是越喝越厚,但在酒桌上也有很多学问讲究,自己敬别人,“我喝完,你随意,这样才方显大度。”如果是作为大型的商务用餐来说,当宾客不需要酒时,斟酒者就没有必要非得一再要求喝酒,毕竟大家是出来谈事的,而不是畅饮。

另外,酒文化与地域和当地习俗也有关,例如东北、内蒙古等北方地区,敬酒的时候往往讲究“一饮而尽”。在他们看来这样喝酒才能表达出诚意和敬意。这样做未免欠妥,在不了解客人酒量的时候,看似豪爽地端着酒去敬客人反而会给人家造成心理负担,叫人家左右为难。如果对方确实酒量不济,没有必要去强求。凡事都要量力而行,喝酒也一样。若不能掌握度,还可能会出现意外事故,到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善林小编提醒大家喝酒要行之有度,尤其在商务场合,既要为自己考虑,更要为他人着想,这样才能欢快畅饮,增进彼此感情。

关键词: 林金 酒文化 韩国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相关文章

你可能会喜欢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