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开着空调,一边打开窗户透气;长明灯,长流水,还有大白天亮着路灯的;下班不关电脑的;会场留下无数只喝了几口的瓶装水……这些浪费水、电的现象屡见不鲜,有人见怪不怪,甚至习以为常。不管是“图舒服”故意为之,还是“马大哈”无意使然,其实都是“不用白不用”心理作怪。更应引起警觉的是,因为是公家掏钱,即便看见别人浪费水、电,一般人也不愿意得罪人去提醒、制止,这实质上也是一种纵容,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有的人浪费公家的水、电肆无忌惮。
浪费水、电,公家掏钱,就能心安理得?就该熟视无睹?别忘了,“钱不用你掏,债得由你还。”
先算一笔眼前的小账。一个公司也好,一个单位也好,一家经营场所也罢,水、电费用都是其运营成本。浪费水、电就是提高成本,成本高了,利润就少了,其结果很有可能削减员工的福利待遇,或者是提高消费价格。也就是说,浪费公家水、电,表面看是公家掏钱,实际上却是你我间接埋单。
再来算一个长远的大账。水是自然资源,电能是由自然资源转化来的。不管是水、电的形成,还是其运输、贮存,看似唾手可得、普通常见,但其背后有着巨大人力、物力的支撑,对自然资源是巨大的消耗。浪费得越多,对资源的消耗越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越大。可以想象,生态破坏了,环境恶化了,你我不都是直接受害者吗?甚至我们的下一代还会为我们的任性埋单。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一滴水一度电看似不起眼,但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因此,节水节电这一问题不仅仅是钱的问题,除了算钱账,更要算好生态账,更加明白一滴水一度电的来之不易,更加重视节水节电的重要意义,从而牢固树立起全时空节水节电的意识,不该有公家私家之分。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国人均资源较少的现实选择。如今,全社会都在反对铺张浪费,积极倡导并促进建设节约型社会。作为个人,我们要从自身做起,珍惜每一滴水、节约每一度电。除了以自己良好的行为来影响引导身边人,还要对那些浪费水电的行为,敢于批评,及时制止,从而使更多的人养成节水节电的好习惯,在全社会形成勤俭节约的好氛围。长此以往,久久为功,我们的空气才会更加洁净,我们的环境才会更加宜人,我们的地球才会更加美丽!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咸阳恢复新冠疫苗接种!这些路段暂时进行交通管制!2022-01-16
- 2022春运高速出行指南!通过尤溪这些路段要注意2022-01-16
- 沾益区菱角乡时刻绷紧森林防火弦 打好森林防火攻坚战2022-01-16
- 腊山派出所反诈宣传进社区2022-01-16
- 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加快推动复工复产进度2022-01-16
- 商丘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平台街道办事处:战疫“心”力量,青春我担当2022-01-16
- 奥密克戎毒性如何?要打第四针吗?31个省区市最新返乡政策2022-01-16
- 葛慧君因工作需要请辞十二届浙江省政协主席职务2022-01-16
- 水稻乡督导连霍高速交通健康检测服务点防疫工作2022-01-16
- 60余种年宵花任您挑!青岛市第三届年宵花节盛大启幕2022-01-16
- 符合条件的从业人员第一时间返岗作业 邮件快递服务逐渐恢复正常2022-01-16
- 保障节前船渡安全 守护群众平安回家2022-01-16
- 《河北法制报》刊发滦州检察:开讲“寒假安全新年第一课”2022-01-16
- 除夕火车票明起开抢!12306可查防疫新政,乘车忘带身份证怎么办?2022-01-16
- 阳春市公安机关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集中宣传活动2022-01-16
- 促发展、保安全!南西街道部署开展这个专项行动→2022-01-16
- 上海龙华医院总院完成筛查工作,今起恢复门急诊医疗服务2022-01-16
- 《武威年鉴(2020)》获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特等奖2022-01-16
- 着力打造传播赣州红色文化数字平台2022-01-16
- 苏州共享单车停放新规来了2022-01-16
- 海南省总工会与邮储银行海南省分行举行金融普惠服务战略合作签约仪式2022-01-16
- 战“疫”有我!硬刚奥密克戎,天津体育人在行动2022-01-16
- 春节期间,平潭有哪些易堵、危险路段?快来看看……2022-01-16
- 全省唯一!长治市交通运输局获交通运输部表扬2022-01-16
- 立体交通激发发展新动能——长沙2021年度经济发展报告(四)2022-01-16
- 长沙部署八大方面27项任务发展高品质交通运输服务2022-01-16
- 全球首个“基因脸谱”App在长发布2022-01-16
- 共谋长沙体育产业新发展 长沙市体育产业协会2021年年会召开2022-01-16
- 阿图什市公安局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集中志愿者服务活动2022-01-16
- 三张新照 展现“矿区”变“景区”202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