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的信心来自于哪里?

来源:朱罗纪


(相关资料图)

今天看到央行行长易纲说:近期,房地产销售和贷款投放已有边际改善……我们相信房地产市场能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但就在他给市场注入信心的前后时间,发生了这样几件事。

龙湖仅仅是因为吴亚军的退居二线;“三道红线”全绿的“三好”民营房企旭辉控股,今日官宣4亿美元外债违约;金科也官宣,仅仅是5000万的债务也要停兑,全力“保交楼”。

观察他们的原因,也很简单,之前也都说过了。主要是两个,一是融资管道全部断绝,二是终端销售不振。融资管道断绝这个好理解,不能再给开发商“借新还旧”了,就是要逼着他们降杠杆。但是终端销售不振,这个对房企的冲击,已经很长时间了。

根据Choice数据,在已披露三季报的106家房企中,有44家房企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56家房企为负增长。

比如上面说的好学生旭辉,前三季度旭辉集团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76.38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83.2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26.42亿元。再如巨头万科,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1.75亿元,同比下降442.36%。

就是说,大部分开发商现在都是“入不敷出”的状态,卖房子收到的钱,抵不上需要花出去的钱。就像我们个人一样,因为真实收入的下滑,导致收入不足以覆盖每月的支出了。所以,大家都要动用自己的在手现金了。这就是“失血”,不断的往外流血,那么,哪怕你手里握着上千亿的现金,就这么不断的“流血”,也都要心慌慌。

在这个局面下,开发商在“保交付”和“保兑付”的抉择中,都果断选择了前者。欠债不还钱还可以解释,交不了楼却会引发重大的连锁维权。

从上面看,结论很简单,房企面临的严峻流动性局面没有丝毫缓解,甚至可以说在继续恶化——因为违约的开发商还在增加。甚至越来越多人开始担心,像碧桂园这样的巨头会不会有问题。

如此,“房地产能够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的信心,在市场层面,可能一下子还比较难以接受。

既然说到销售终端,这的确是最重要的因子,如果销售终端起来,那么会快速改善开发商的经营性现金流水平。只要收到的钱足够的覆盖,预期就会快速的扭转。

但是就我的观察,让买家现在拿着钱去市场上买楼,在局部和个别的楼盘里,会出现,但是全局性的信心,恐怕是不容易看见。

我观察像深圳的市场,在9月份其实是出现了比较可喜的变化,一方面是供应量大增,另一方面是好几个网红盘入市,所以热度还是蛮好。但是到了10月再看,市场的宏观面并不那么好看。二手房的成交量是1733套,连续2个月不到2000套,连续15个月不足2500套——今年前10月,月均成交是1750套。新房成交量也是一样,去化周期升至12个月,年内高点。10月份的确有类似深业颐瑞府能够日光,但是如我们所言,地段够好,价格降下来,买家才会进场。但凡有一个不满足,销售数据就会一般。

无论是从房企端还是从城市端,未来真正要让房地产软着陆的途径,只有一个,就是让市场信心复苏。

往这一个方向的努力,不是没有做,而是已经做了1年。首付、利率都降了,很多城市的五限令也松绑了,公积金也宽松了,给到开发商的支持也在增加。

但是市场看起来不那么买账。

究其原因,我的看法先前说过,今日房地产的问题,也许在房地产,但是解决房地产的问题,却已不在房地产。

当下,影响大家买房子的真正信心来自于哪里?

真正应该在两点。其一,来自于FY政策有没有希望变得放宽一点。尽管我们需要承认,导致当今经济SH退、房地产W机,根本原因并非是YQ。但是政策的走向,却无疑是解决当今一切问题的起点。如果继续严格坚持,当然我们大家还是都需要遵守,但是经济上的代价就继续不可避免。

民众会继续把钱存到银行里,而不是拿出来消费或者是买房子。因为无论是真实收入,还是预期收入,都在快速的变差。这个对于许多买房人收入和心情的冲击,是越来越明显的。

其二,来自于更为广泛的经济基础的担忧。太多的消息,让今日我们的精英阶层产生深远的担忧。这个担忧形形色色,但最终可以统归于一个问题:私营(SHI场)经济还会不会得到坚定的坚持。这个涉及到经济的长远增长活力与潜力,这一点从目前看,还没有什么大的改变。但是往未来看,我们却必须承认,许多人在心生忐忑、狐疑不定,这种肉眼可见的惊慌的确是许多年来没有过的。我也没有弄太明白,大家都有一种迷茫感。

尤其是去年以来关于几个重要行业私营部门的动作,客观上是严重挫伤了我们的企业家群体对经济的长远信心。无论是短期对市场信心的影响,还是长期对方向的疑惑,都已经变成了一个真实的问题。

这两个问题,不一定是非常严重的,但是却是需要正式回应的,并且是用行动来回应,而不是言语。我想,也许我们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眼前这个动荡的阶段,需要大家慢慢的接受和面对。太多的细节问题,已经无关宏旨。大部分情况下,宏观不重要。但是极端情况下,宏观却会影响我们每一个人。

我觉得,这时候不需要看太多专家学者高谈阔论,普通小散户对今天中国经济和房地产的问题,虽然不一定专业,但却可能有着更好的理解。多沉下来看看他们的处境,听听他们的担忧,可能会让我们的政策更加的科学。

关键词: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相关文章

你可能会喜欢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