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博弈,二线能否跑赢深圳?

注:本文首发于2019年3月26日,当时深圳行情未起,时常被人咨询买深圳还是买二线,写了这篇文章,三年后再发一次,文末有链接。

1

近期,经常被粉丝问到的一个问题。

深圳和二线城市,目前哪个更值得买入,从五到十年的长线角度来看,同等资金体量,买入哪个收益会更高?

一万的长沙,两万的郑州,三万的成都,难道一定涨不过七万的深圳?

这个命题,越思考越困惑,谁都知道,头寸越大,上涨越难,七万翻到十四万,远比两万翻到四万更艰难。

一个精明的投资客,是不是应该果断放弃深圳去买二线?

很多时候,事情并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样简单。

时针拉回到七年前。

2012年,北京中心区房价4-5万,距离北京不过140公里的唐山,河北第一经济强市,被称为二点五线,中心区房价不过8000,相差六倍。

七年后,北京中心区房价9-12万,唐山中心区房价1.5-2万,相差仍然是六倍,距离如此之近,时间的长河却没能把两个城市的价差拉的更近。

反观石家庄,2012年房价与唐山基本持平,目前中心区已达到2-3万。近期,二线省会石家庄已全面放开落户门槛,只要是人,就可以落户买房,那么,石家庄与北京的房价,价差是否会进一步拉近?

我猜你的回答八成是否定的,说我要类比的可不是国际庄这样的弱二线,是杭州、成都、西安、郑州、重庆、南京这些更有价值的二线。

真相不是拍脑门和想当然,是一步步推演出来的。

2

首先说说目前大家公认的二线城市有哪些?

一线的北上深广四个城市是大家都认可的,但关于二线城市有哪些,说法有很多,有不少机构整出了一批排行榜,甚至整出了新一线的新名词,普遍夹带私货,没有公认的统一标准。

我试着列出大家普遍认可的二线城市名单:

杭州、成都、重庆、武汉、南京、郑州、天津、厦门、西安、苏州、青岛、济南、合肥、大连、石家庄、贵阳、沈阳、昆明、南昌、太原、宁波

粗略一算,也有至少二十个以上的二线城市,前面十多个是大家普遍认可的强二线,后面则多属弱二线,有的是经济一般但有省会加持,有的是GDP给力但首位认可度不够。

我们借用米宅最新的城市房价地图,对比一下深圳与强二线城市当下的房价差。

认真比对之后,我们会发现,这几个强二线优质城市,中心区的房价已达到四到五万,和深圳相比,并不存在严重的价差倒挂。这些城市的均价之所以会低,是因为大量远郊低价房源拉低了均价。

再看次能量级的二线城市。

这些二线城市,强省会,经济基本面不错,目前价格大多在一万加到两万加,加上少量的三万加,这样的潜力股城市,均价两万出头,未来的涨幅一定跑不赢深圳吗?到底是两万涨到四万更容易,还是七万涨到十四万更容易?

从帐面上来看,怎么都是两万涨到四万更容易。

但是,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如果未来涨幅更大,那当前的价值必然被低估,那么,这些城市的房价现在被低估了吗?

先做一道问答题,经过本轮周期长达三年的大涨、小涨、补涨和跳涨,全国人民都被教育为房产投资客之后,除了政策压制的个别城市,你认为国内还有明显的洼地城市吗?

上文列举的这些城市,本轮涨幅都十分疯狂,基本都有一到两倍甚至三倍的涨幅。

在第一轮上涨结束后,这些城市并没有满足于各自取得的成绩。在2018年年初,以上城市纷纷以疯狂抢人、新盘倒挂等方法再次刺激楼市,给本地楼市又添了一把柴,续了一把命,最终把房价拉升到今天的位置。

所以说,不管是一万加,还是两万加,这已经是这些城市能拉升到的最高位了,目前只有被高估,没有被低估,虽然和一线比起来不高,但这个价格就是这些城市的真实价值。

反观一线城市,北京、上海一直在严控人口,打压楼市,深圳虽然入户宽松,但三年来不断出台政策压制,和各二线城市花样频出的托市表演比起来,它们实在是弱爆了。

一个在压制,一个在拉升,到底是哪个存在低估,哪个又存在高估呢?

我只相信市场自由选择给出的答案,在经过充分的市场竞争和资金流动之后,当下的价格就是各城市的真实价值,没有所谓的低估。

如果惟一有低估的二线城市,那就只有长沙。

一个南方的二线省会,至今仍保持着万元的诱人均价, 是因为,长沙于2018年6月出台了严格到变态的限购限售政策,最大限度杜绝了炒房的可能性。

其他的各大二线城市,都是嘴上说不要,身体却很诚实,一方面挥起限购的大棒,另一方面又无节操抢人送房票托底楼市。

3

看到这里,估计有人会说,就算眼下的房价是真实的价值体现,但是二线省会崛起是大趋势,人才和资金从三四线向二线汇聚,一线房价过高又导致人才回流,因此,未来一线和二线价差一定会缩小,目前正是进场二线的好时机。

我想给大家说一个简单的概念:聚焦。

一线只有北上广深四个城市,北上限购过于严格,排除;广州逐渐掉队不被关注;现在,全中国的有钱人想置业一线,二三线的中产想往上置换,绝大部分都只能聚焦在一个城市——深圳。

聚焦的力量有多大,请大家想一想小时候我们做过的聚焦实验:在太阳光下,只需一个放大镜,利用聚焦原理就可以把一张白纸点燃。

投资客选择一线,深圳几乎没有竞争。

而二线城市有多少,二十多个。对资金来说,可选项过多,注意力严重分散,哪个城市都不可能形成聚焦。

也就是说,全国的投资客群体,如果想投资一线,大概率会选择深圳;如果想投资二线,那每个城市被选中的概率只有二十分之一。

投资分散之后,每个二线城市房价向上增长的力量,都被大幅度的削弱了。除非是像沈阳、贵阳这样所谓的二线洼地,会被投资客一涌而入推高房价,但在洼地填平之后,同样会陷入长时间横盘。

再往下推,三线城市数量更多,能级更低,更缺乏概念,聚集资金的能力更弱,完全不足以支撑和推动房价。

那么,一个普通的二线城市房价到底多少才是合理的?

以米宅的大本营郑州为例,河南是人口大省,郑州是全国的二线,却是河南省惟一的一线,省内一亿人口会有相当一部分选择涌入郑州,省内的富裕群体也会有相当一部分购买郑州,购买力看起来是不缺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郑东新区两万多的房价的确不高,气象万千的北龙湖,四万多的豪宅貌似还有很大增长空间。

但是,失去聚焦之后,国内的豪客大多不会选择郑州,选择郑州的普遍是本地和本省人,相对于这个群体的数量和收入水平来说,两万多的房价已经达到了临界点,失去了继续冲高的动力。

如果二线城市房价想继续冲高,缩小与一线的差距,那么,它就需要打一场艰难的卡位战,不是靠概念和打政策激素,而是真正实现产业升级,城市基本面全线升级,高新产业、人才和资金大量涌入,才能从二十多个二线城市中脱颖而出,一举成为像杭州、武汉那样的强二线。

这就需要时运、机遇和主政者的魄力了,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同样,资金是恒定的,有城市崛起,就必然有城市衰落。你敢确定你买入的二线城市,但未来的城市搏弈中一定会胜出吗?

4

最后,我想再说一点关于土地的问题。

目前,全国所有的城市,只有深圳是最缺地的,没有之一。请认真看下面这张图表。

所有的二线城市,面积最小的不低于6000平方公里,杭州、成都、西安、沈阳这些网红城市都在一万平方公里以上,昆明两万多,哈尔滨五万多,重庆八万多,这些城市的面积之大是否超出了你的想象力。

只有深圳,面积只有区区两千平方公里,土地资源紧张到喘不过气来。

再看人口,这张图表中的深圳人口其实被严重低估,目前深圳没有农村,所有人口都是市区人口,粗略估算不低于2500万,而所有二线城市还有广大的县郊和农村,市区人口普遍在300-600万人之间。

直白的说,中国所有的二线城市,没有一个是缺地的,所谓缺地,都是政府有意控盘,放缓卖地节奏制造出来的假象,为的是托住整个城市的房价不至于下跌。

再看人口净流入,2017年,深圳人口流入居全国首位,全年净增户籍人口62万人,远超其他城市。

从2015到2018年,深圳连续四年年增人口50万,四年已增加户籍人口200万人!

2018年,由于各二线城市疯狂抢人,个别城市出现了人口爆发式增长,比如西安号称全年新增人口79万,武汉增加30万,但稍微想想就明白,这种猛药刺激型的人口增长,是不可能持续的。

而深圳,不需要任何政策的刺激,未来几年仍然会保持人口的高速流入,随着深圳户籍人口的日趋饱合,入户大门会逐渐缩小直至彻底关闭。

土地极度紧张、人口加速流入、经济高速发展、一线置业焦点,这所有的因素加在一起,造就了独一无二的深圳。

最后,我想再说一点,对于全国数量巨大的高净值人群来说,只有深圳这样的高价位城市,才能放得下他们的资金体量,不管深圳有多贵,他们还是会选择继续买入。这种思维和决策,资产500万以下的人很难理解。

关于二线与深圳的博弈,我想你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

关键词: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相关文章

你可能会喜欢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