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食药同源商品进口完成“首单”


(相关资料图)

记者从成都市商务局获悉,近日,一批源自加拿大的西洋参在成都海关所属天府新区海关顺利办理通关手续,标志着《成都自由贸易试验区食药同源商品进口通关便利化改革试点方案(试行)》自9月印发以来首批试点商品成功进口。完成该笔业务的成都山岚食品有限公司,也成为四川省内首家实现食药同源商品进口的企业。

根据试点方案及《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食药同源商品进口通关便利化改革试点商品名单》,成都自贸试验区首批开放的食药同源试点商品共16种,涵盖西洋参、枸杞、黄芪、当归、肉桂等传统上兼具食品与药品属性的商品。这一改革旨在破解长期以来困扰企业的进口难题,打通政策壁垒,提升通关效率。

“食药同源商品的特殊性,使其长期处于食品与药品监管的交叉地带。”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指出,过去这类商品进口面临“两难”:若按食品监管,存在风险控制难度;若按药品管理,则流程复杂、周期长,导致企业成本居高不下。

如今,根据试点方案,在进口通关时,试点企业可凭区自贸主管部门开具的《食药同源商品进口用途证明》,按食药同源商品的实际用途向海关申报。而海关则核验企业提交的《食药同源商品进口用途证明》,作为无需提供《进口药品通关单》的依据。

山岚食品总经理叶郁珮表示,改革不仅降低了采购成本,更从制度层面破解了原材料进口的堵点。“如今通关时间从原来的约60天大幅压缩至96小时,企业资金流转速度显著提升。”(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彭惊)

关键词: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相关文章

你可能会喜欢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